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内容简介:
Ⅰ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华金融活动的起步 一、鸦片战争前外国在华商人的金融活动 (一)东印度公司和代理行号的金融活动 (二)由代理行号到专业银行的试探 (三)缺口的打开 二、鸦片战后外国在华汇兑银行的出现 (一)进入中国的第一批银行 (二)洋行在国际汇兑上优势的继续 (三)外国银行业务的局限 (四)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度 (五)旧的尾声和新的前奏 Ⅱ 汇丰银行的成立及其在中国的初期活动 一、“绝对需要” 二、“共同利益” 三、“优越条件” Ⅲ 19世纪70年代后外国在华银行活动的特点和变化 一、鼎立的前奏 二、变化的开端 三、银行对“商业大王”垄断的冲击 四、由“洋行――中国商人”到“银行――中国商人” (一)“洋行――中国商人” (二)“银行――中国商人” (三)由“洋行――中国商人”到“银行――中国商人”的矛盾 Ⅳ 19世纪70年代后外国在华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控制 一、对外贸易市场主权的变化 二、通商口岸金融市场主权的变化 三、流通领域货币主权的变化 Ⅴ 19世纪80年代后外国在华银行金融网和金融实力的扩张 一、腹地的深入 二、金融网的扩张 三、获得“信任”――纸币发行扩充的分析 四、提供“便利”――存放和汇款扩充的分析 Ⅵ 19世纪末叶外国在华银行的投资活动 一、财政借款的扩大 二、铁路借款的初潮 三、企业投资的兴起 Ⅶ 1895-1927年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新组合 一、日、俄、美的进入 二、英、法、德的充实更新 Ⅷ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洋行 一、作为金融活动主体的外国在华银行 二、作为金融活动先锋的外国在华洋行 三、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主体的嬗递 (一)扶持与排挤 (二)取代与结合 Ⅸ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银行团(1895一1927) 一、金融活动中的银行 (一)本国政府支持的强化 (二)中外合办形式的突出 (三)金融活动领域的变动 二、金融活动中的银行团 (一)银行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二)银行团的内外矛盾 Ⅹ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外合办银行 一、由附股到合办 二、由民间到官方 三、小结 ⅩⅠ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国买办 一、外国银行买办的经济实力和活动能量 二、中国商人自办银行的企图 ⅩⅡ 附录 一、19世纪外国在华三大银行的金融实力比较 二、最先进入中国的丽如银行大事年表 三、19世纪外国在华银行华文行名考异
目录:
前言 Ⅰ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华金融活动的起步 一、鸦片战争前外国在华商人的金融活动 (一)东印度公司和代理行号的金融活动 (二)由代理行号到专业银行的试探 (三)缺口的打开 二、鸦片战后外国在华汇兑银行的出现 (一)进入中国的第一批银行 (二)洋行在国际汇兑上优势的继续 (三)外国银行业务的局限 (四)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度 (五)旧的尾声和新的前奏 Ⅱ 汇丰银行的成立及其在中国的初期活动 一、“绝对需要” 二、“共同利益” 三、“优越条件” Ⅲ 19世纪70年代后外国在华银行活动的特点和变化 一、鼎立的前奏 二、变化的开端 三、银行对“商业大王”垄断的冲击 四、由“洋行――中国商人”到“银行――中国商人” (一)“洋行――中国商人” (二)“银行――中国商人” (三)由“洋行――中国商人”到“银行――中国商人”的矛盾 Ⅳ 19世纪70年代后外国在华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控制 一、对外贸易市场主权的变化 二、通商口岸金融市场主权的变化 三、流通领域货币主权的变化 Ⅴ 19世纪80年代后外国在华银行金融网和金融实力的扩张 一、腹地的深入 二、金融网的扩张 三、获得“信任”――纸币发行扩充的分析 四、提供“便利”――存放和汇款扩充的分析 Ⅵ 19世纪末叶外国在华银行的投资活动 一、财政借款的扩大 二、铁路借款的初潮 三、企业投资的兴起 Ⅶ 1895-1927年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新组合 一、日、俄、美的进入 二、英、法、德的充实更新 Ⅷ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洋行 一、作为金融活动主体的外国在华银行 二、作为金融活动先锋的外国在华洋行 三、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主体的嬗递 (一)扶持与排挤 (二)取代与结合 Ⅸ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银行团(1895一1927) 一、金融活动中的银行 (一)本国政府支持的强化 (二)中外合办形式的突出 (三)金融活动领域的变动 二、金融活动中的银行团 (一)银行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二)银行团的内外矛盾 Ⅹ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外合办银行 一、由附股到合办 二、由民间到官方 三、小结 ⅩⅠ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国买办 一、外国银行买办的经济实力和活动能量 二、中国商人自办银行的企图 ⅩⅡ 附录 一、19世纪外国在华三大银行的金融实力比较 二、最先进入中国的丽如银行大事年表 三、19世纪外国在华银行华文行名考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