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技术现象学概论

技术现象学概论

作者: 陈凡,傅畅梅,葛勇义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价格: 49.00元

ISBN: 978750049972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陈凡,男,汉族,1954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哲学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现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兼首席教授。现已出版的学术论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傅畅梅,女,辽宁大连人,1972年6月生,哲学博士。199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98年获辽宁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3月获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葛勇义,男,浙江上虞人,1970年4月出生,哲学博士。1998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2004年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东北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技术现象学等。现为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教师。自2003年起,已发表相关领域论文约20篇。

内容简介:

《技术现象学概论》共七章,分为四个部分,研究了技术现象学的各个方面。技术时代是现今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根本性境遇的描述。人的这种根本性境遇,缘于技术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技术不仅是人类生产方式,而且业已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本源;技术现象不仅成为人类一切现象的主导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它业已成为人类一切现象的本源现象。基于上述原因,国外学者从十九世纪开始,对技术现象开始关注,技术现象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对技术的追问中,技术现象学以其现象学方法独特的优势,在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想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技术现象学的起因 第一节技术哲学的产生:技术作为现象的初步显现 第二节技术哲学的两种研究传统分歧及其统一的指向 一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方法论分歧 二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认识论分歧 三现象学技术哲学:两种传统统一的指向 第三节走向技术现象学:两种技术哲学传统的统一 一现象学:排除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基础 二存在问题的彻底考察:技术与人类生存关系的进一步阐述 三哲学反思的必要性:技术的形而上基础 第四节技术现象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哲学与非哲学 第二章现象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向度及演进趋势 第一节作为对技术态度的基本批判的现象学技术哲学 一胡塞尔的科学与技术之思 二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 第二节表明人们与具体技术关系的现象学技术哲学 一德雷福斯的人工智能现象学研究 二伯格曼的技术人工物 第三节关于人类一技术关系的现象学技术哲学 一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 二斯蒂格勒的技术本质的现象学 第四节现象学技术哲学的演进趋势:从本体走向经验 一现象学技术哲学从本体走向经验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二经验的现象学技术哲学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非哲学的技术现象学研究 第一节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现象学 一技术的微观考察:“朝向实事本身”的实践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的延伸 三社会建构的实质:意向性的基本作用之 第二节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现象学 一马尔库塞:意识形态的技术观 二哈贝马斯:技术在交往作用中的地位 三费恩伯格:反本质主义技术观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的技术现象学 一福柯:非主体化的技术思想 二鲍德里亚:关于物与主体反转的技术思想 三利奥塔:作为自动复杂化的技术科学 第四章经验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范例:“装置范式论” 第一节“装置范式论”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核心主题 第二节“装置范式论”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历史定位 一技术控制主义的技术哲学 二经验的现象学技术哲学 第三节“装置范式论”研究纲领的内在逻辑演进 一“装置范式论”的缘起:技术业已成为一种环境和生活方式 二“装置范式论”的聚焦点:技术人工物 三“装置范式论”的范畴意向:技术本质结构的显现 四“装置范式论”的新视角:技术信息的反思 第四节“装置范式论”的实践之维 一“装置范式论”技术哲学的实践旨趣 二“装置范式论”实践之维的体现 三“装置范式论”实践之维的实质一一必要的技术控制思想 第五节“装置范式论”与“座架”的技术哲学思想比较 一现象学方法的传承:从本体到经验 二技术本质的现象学考察:从“座架”到“装置范式论” 三克服现代技术:从“思”到“聚焦实践” 第六节“装置范式论”技术哲学思想的启示 一注重技术哲学“形而下”与“形而上”努力的统一 二哲学基础与技术实践同等重要 三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技术创新趋势 第五章“装置范式论”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效应 第一节“装置范式论”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在美国的效应 一“装置范式论”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纲领总的效应 二“装置范式论”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具体影响 第二节“装置范式论”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纲领 在中国的效应 第六章技术现象学研究与STS研究 第一节STS研究概况 一STS研究的历史由来 二STS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STS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STS研究及其必要性 第二节技术现象学研究与STS研究的内在一致性 一关注重点的一致:技术现象 二研究目的一致性:科技成为人类的福祉 三共同的逻辑基础:技术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第三节技术现象学研究与STS研究共进:不同研究范式的互补 第七章技术现象学研究与工程实践 第一节现象学技术哲学与工程实践 一哲学的价值所在 二技术哲学的价值所在 三现象学技术哲学在工程实践中的价值 第二节非哲学的技术现象学与工程实践 一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现象学与工程实践 二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现象学与工程实践 三后现代主义的技术现象学与工程实践 第三节当代技术哲学的两种倾向在工程实践中的互补 一工程实践的界定 二当代技术哲学的两种倾向:分析哲学与现象学 三两种倾向统一于工程实践:批判性、规范性与 描述性主题的融合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