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主体解释学

主体解释学

作者: (法)福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

价格: 35.00

ISBN: 978720805613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作者作品: ・ 《性经验史》 ・ 《不正常的人》 ・ 《主体解释学(1981-1982)》 ・ 《性经验史(增订版)》 ・ 《必须保卫社会》

内容简介:

在《主体解释学》中,福柯对“关心自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福柯来说,“关心自己”不仅仅是著名的德尔斐神渝“认识你自己”,而且还包括各种哲学实践。它旨在表明伦理主体是根据什么手段,步骤和历史目的在与自身的既定关系中自我塑造的。这个研究超过了严格的哲学史范围。福柯在描述古代主体化方式的同时,力图揭示现代主体化方式的暂时性。因为解读占代人,可以让我们探询我们这些现代主体的身份。

目录:

译者的话 1981-1982年度演讲 1982年1月6日 第一小时 1982年1月6日 第二小时 1982年1月13日 第一小时 1982年1月13日 第二小时 1982年1月20日 第一小时 1982年1月20日 第二小时 1982年1月27日 第一小时 1982年1月27日 第二小时 1982年2月3日 第一小时 1982年2月3日 第二小时 1982年2月10日 第一小时 1982年2月10日 第二小时 1982年2月17日 第一小时 1982年2月17日 第二小时 1982年2月24日 第一小时 1982年2月24日 第二小时 1982年3月3日 第一小时 1982年3月3日 第二小时 1982年3月10日 第一小时 1982年3月10日 第二小时 1982年3月17日 第一小时 1982年3月17日 第二小时 1982年3月24日 第一小时 1982年3月24日 第二小时 概要 授课情况报告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3 01:57:44
飞鸟与鱼发表
《主体解释学》一书深入探讨了主体化的概念,通过对古代实践的分析,揭示了现代主体性的暂时性。福柯对“关心自己”的细致研究,突出了伦理主体在塑造自身中的作用。这部著作提供了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的深刻见解,挑战了我们对现代人身份的既定观念。
2024-06-23 01:57:44
轻舞飞扬发表
《主体解释学》是一部既具有启发性又发人深省的著作,为理解个人身份和社会规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福柯通过研究古代哲学实践,阐述了自我塑造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定的。这本书挑战了传统的有关主体性的观念,强调了塑造我们自我身份的各种影响力。
2024-06-23 01:57:44
山清水秀发表
福柯的《主体解释学》通过独特的历史分析,揭示了主体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史的范畴,将古代实践与现代主体性联系起来。这本书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为理解我们的伦理和社会身份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2024-06-23 01:57:44
清风徐来发表
在《主体解释学》中,福柯深入探讨了主体如何通过特定的实践来塑造自己。他认为“关心自己”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一种历史实践,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这部著作挑战了我们对自我理解的传统看法,揭示了我们身份的可塑性和历史性。
2024-06-23 01:57:44
星光灿烂发表
福柯的《主体解释学》是一部引人入胜且富有洞察力的著作,它探讨了自我塑造和伦理主体性的主题。通过对古代哲学实践的深入研究,福柯揭示了我们塑造自我身份的各种策略和技术。这本书为理解个人身份和社会规范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