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邓小平人学思想

邓小平人学思想

作者: 辛世俊,等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9

价格: 23.00

ISBN: 978753472370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邓小平人学思想总论 一、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1总结建国以来人的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2从人学的视角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经验的科学概括 3从人学的视角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 败的历史经验 二、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1邓小平人学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渊源关系 2邓小平人学思想与古今中外优秀人学思想的 渊源关系 三、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显著特征 1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实践性 2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时代性 3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人民性 4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创新性 5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科学性 第二章 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 一、人民是目的 1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2人民的利益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和归宿 二、人民是主体 1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体 2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依靠力量 3“办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 三、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价值标准 1实践标准: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的一致性 2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 是属于人民的” 3三个有利于标准:人民利益是落脚点 第三章 邓小平人的价值思想 一、邓小平的人格价值思想 1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2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尊重和满足个人的需要 3不能抽象地谈论人格价值 二、邓小平的人生价值思想 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是最有价值的 2正确认识自我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一、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才 1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 人才 2要有相信党的政治路线的人来接班 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是解决人才问题的 先决条件 1冲破禁锢解放人才 2打破常规发现人才 3大胆使用培养人才 三、创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1改革开放就是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2努力创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 3努力创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五章 邓小平人的素质思想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劳动 者的素质 1人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2人的素质的高低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 尺度 3现代人素质的内涵 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1中国人素质的现状是我们考虑问题、制定 政策的出发点 2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和手段 三、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 前途和命运 1“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2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六章 邓小平的人格思想 一、国格与人格 1国格是实现人格的前提和基础 2丧失人格国格中国人民是不会原谅的 二、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 1中国人是最讲人格的 2在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中培养和树立良好的 人格形象 第七章 邓小平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最高类型的人道主义 1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道主义,不能宣传 抽象的人道主义 2社会主义社会是最讲人道的社会 二、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着社会主义人道 主义精神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精神 第八章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最有人权保障的社会 1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人权观 的本质 2人权与国权,国权是前提 3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人权是生存权 4发展权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5社会主义民主是公民享有政治人权的根本 途径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权保障体系 1完善制度,用制度保证人权的实现 2以法治国,用法律保护人权 3发展经济,从物质上保障人权的实现 第九章 邓小平人的塑造思想 一、塑造“四有”新人是时代的要求 1邓小平塑造“四有”新人思想的形成过程 2“四有”新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3“四有”新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观 二、“四有”新人的内涵及“四有”的辩证关系 1“四有”新人的内涵 2“四有”的辩证关系 三、“四有”新人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 1塑造“四有”新人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 2塑造“四有”新人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十章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 史上的地位 1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 2对人的解放赋予了新的内涵 3对人的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进行了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人学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1解放人:邓小平理论精髓的人学意蕴 2为了人、依靠人、塑造人:邓小平社会主义 本质论的人学内涵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