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

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

作者: 郑敏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11

价格: 18.00

ISBN: 978730203101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州。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52年获美国布朗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同时也是著名的“九叶派”诗人。迄今仍不倦地创作诗歌。

内容简介: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法国德里达出版三部解构主义的经典著作为起点,开始了西方人文学科的解构世纪。解构主义思潮是对结构主义的重大突破,因此也被称作为后结构主义。本书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之所得,除对结构-解构思维的基本观点作了评介之外,并以之为理论视角,对中国20世纪的文化、语言、文学理论的各种变革、发展中的现象进行审视和分剖。作者视野广阔,涉及到中华古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本世纪汉语变革中的问题、语言观的革新、重新认识汉字的审美功能与诗意、文本解读、语言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可分性等诸多方面。

目录:

前言 从结构观走向解构观的必然性 第一部分 走进解构思维 引言 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 自由与深渊:德里达的两难 知其不可而为之:德里达寻找自由 两种文学史观:玄学的和解构的 解构思维与文化传统 第二部分 解构语言观 引言 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商榷汉字与解构阅读 20世纪围绕语言之争:结构与解构 语言符号的滑动与民族无意识 一场关系到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的讨论:如何评价汉语及汉字的价值 第三部分 解构评论 引言 20世纪祖国大陆文学评论与西方解构思维的撞击 何谓“大陆新保守主义” 从对抗到多元――谈弗・杰姆逊学术思想的新变化 保罗・迪曼的解构观与影片《红高粱》 评论之评论――谈朱大可的“迷津” 漫谈中华文化传统的革新与继承 文化・政治・语言三者关系之我见 学术讨论与政治文化情结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