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八十回望

八十回望

作者: 岑科,傅小永,郭玉闪,周克成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81135289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天则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前所长。是中国当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曾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顾问、《科技导报》编委、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等。1992年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科学家。享受特殊津贴。 当选1993年美国Marquis世界名人;当选1993~1994、1995~1996年度名人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世界名人。 1929年1 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 抗战时期辗转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 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 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 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 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在大同机车厂劳动; 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 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 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 1984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注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在此之后7 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两次;1990年受聘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理事长。 茅于轼语录:任何一种物质享受都很容易达到饱和,但精神享受却没有极限,而处于精神享受的最高端才是“对真理的发现”。 代表作: 1985:《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商务印书馆第二版; 1993:《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再版; 1996:《谁妨碍我们致富》,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广东经济出版社再版; 1997:《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1982:环境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经济研究》8 月号; 论文: 1981:铁路道口事故的概率模型,《铁道运输和经济》3 月号; 1988:美国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美国研究》(中英文); 1984:中国的运输和运输用能(英文),加拿大IDRC论文系; 1987:外汇的最优分配,《国际金融研究》5 月号; 1989:温室效应的经济影响,《科技导报》; 1990:伦理学、环境学、经济学(英文),《国际环境与伦理学论文集》; 1989:中国将市场引进计划经济的经验(英文),《经济调研杂志》Vol.3 no.2; 1989:中国的能源政策及其国际背景;《中国经济评论》; 2002:《寻求社会致富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道德.经济.制度》,河南人民出版社。 以及《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国人的到的前景》、《经济学的智慧》《从金融危机谈起》等

内容简介:

《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作者来源之广,足以全面反映茅于轼的思想和为人。作者中有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也有事业成功的企业人士;有和茅于轼相知多年的同事朋友,也有和他从未谋面的青年学生;有从业多年的媒体记者,也有奔波劳碌的上班一族……那些与茅于轼素不相识的普通人的经历和感受,尤其值得更多的普通人去阅读和思考。 让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后改变对茅于轼的看法,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们非常期望,那些对茅于轼的观点只有初步印象或一知半解的人,可以通过《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对他的思想和理念发生兴趣,并作进一步的了解。为此,我们在书中特别强调他的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并列举了他的主要著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作进一步的阅读。 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民众对公共话题的参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争议茅于轼的观点,是因为这些观点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对于公共决策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要使公共讨论产生好结果,准确理解彼此的观点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我们希望,这《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能成为人们阅读茅于轼其他著作的路标。当然,也希望读者用同样的方式去理解每一位在公共话题中被关注的经济学家和其他学者。 对熟悉茅于轼先生著作和思想的读者来说,《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关于他的生活故事与生平记忆的内容具有特殊的阅读价值。除了同事旧友的回忆,茅于轼先生为《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撰写了2万多字的文章《八十自述》——这是他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个人经历与国家变迁的深切回忆与告白,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他内心世界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记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7 07:15:58
清风拂柳发表
《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一书,以丰富的人物视角,勾勒出茅于轼先生立体的人物形象。不同身份的作者分享了他们眼中的茅于轼,从经济学家到企业家,从同事友人到青年学生,各抒己见,描绘出一个多面的茅于轼,让人得以窥见其思想渊源、学术背景和人生经历。对于想了解茅于轼思想理念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2024-05-07 07:15:58
一叶知秋发表
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就是汇集了众多知名人士对茅于轼的评价,让读者得以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书中还亲笔撰写了《八十自述》,坦诚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让读者得以深入了解他的思想根源和价值观念。对于研究茅于轼思想或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2024-05-07 07:15:58
落花流水发表
《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一书,既是一部茅于轼的传记,也是一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缩影。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和茅于轼自身的叙述,读者可以了解茅于轼的学术历程、思想演变和人生际遇。书中收录的茅于轼著作目录,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其思想体系的途径。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关心中国经济和思想界的读者的书。
2024-05-07 07:15:58
闲云野鹤发表
茅于轼,这个在经济学界颇具争议的人物,在《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一书中展露了其鲜为人知的一面。不同作者对茅于轼的评价,既有赞许也有批评,但都为读者提供了客观、多角度的认识。书中收录的茅于轼《八十自述》,更是精彩纷呈,真实还原了茅于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根源。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茅于轼的研究资料,更是一部值得思考的经济学思想史。
2024-05-07 07:15:58
高山流水发表
《八十回望:走进茅于轼》一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茅于轼传记。通过不同作者的视角,读者可以了解茅于轼的学术成就、生活经历和思想理念。书中收录的茅于轼《八十自述》,不仅展现了茅于轼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反映了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于研究茅于轼思想或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