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为中国着迷

为中国着迷

作者: 傅吾康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价格: 99.00元

ISBN: 978750973961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傅吾康,国际公认的杰出汉学家。作为德国汉学前辈福兰阁先生之子,傅吾康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国完成汉学学业后,来到中国,在此度过了13年的青年时光,开始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并且与中国太太胡隽吟组建了互爱互助的家庭。他强调研究现代中国的重要性,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 书斋,严谨治学;辛勤地教书育人,培养汉学人才;荣休后仍奔波在东南亚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东南亚华人的历史;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内容简介:

傅吾康,国际公认的杰出汉学家。作为德国汉学前辈福兰阁先生之子,傅吾康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国完成汉学学业后,来到中国,在此度过了13年的青年时光,开始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并且与中国太太胡隽吟组建了互爱互助的家庭。他强调研究现代中国的重要性,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书斋,严谨治学;辛勤地教书育人,培养汉学人才;荣休后仍奔波在东南亚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东南亚华人的历史;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这本自传中,傅吾康先生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在东方和西方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工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位认真谦虚的德国汉学家,更可以感受到一位正直和善的国际友人恪守“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中国那份融入生命的热爱。 历史多情,历史多思,读了《为中国着迷》以后,我们将会有所感悟,有所感叹。

目录:

上部 1912~1950年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引言:为中国着迷 第三章 童年时代 第四章 大学求学 第五章 中国岁月:1937~1950年 下部 1950~1998年 第一章 汉堡:1950年7月~10月 第二章 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和汉堡大学的东亚研究 第三章 汉堡的初期岁月:1951~1954年 第四章 汉堡:1954~1957年 第五章 美国之行:1957~1958年 第六章 汉堡:1958~1962年 第七章 学术会议与大会 第八章 日本之行:1962年 第九章 汉堡:1962~1963年 第十章 吉隆坡:1963~1966年 第十一章 汉堡:1966~1969年 第十二章 吉隆坡:1968年 新加坡:1969~1970年 第十三章 汉堡:1970~1977年 第十四章 1977年以后 第十五章 1966年以来的国际学术会议 跋 年信 讣告 附录一 刊物、机构等缩写 附录二 傅吾康汉学论著目录 附录三 人名对照、人名索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6 19:31:55
东风破发表
在傅吾康的自传《为中国着迷》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追溯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他笔下的中国,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生活的温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卷。作为一位杰出的汉学家,傅吾康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他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也启迪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
2024-05-06 19:31:55
随风而逝发表
傅吾康的《为中国着迷》,是一本令人沉醉的文化之旅。在他的文字中,我们跟随这位德国汉学家,从德国的学术殿堂到中国的田野乡间,领略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傅吾康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都跃然纸上。这是一本跨越国界、连接文化的著作,让我们在认识中国的同时,也更加理解我们自己。
2024-05-06 19:31:55
笔寄西风发表
读《为中国着迷》,我仿佛与傅吾康先生一起,踏上了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他笔下的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度,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蓬勃的发展。他以一个汉学家的视角,冷静客观地审视中国,同时又以一个朋友的心态,深情款款地赞美中国。他的文字,既饱含着学术严谨,又洋溢着人文情怀,让人读后久久回味,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更深厚的热爱之情。
2024-05-06 19:31:55
落花有意发表
在《为中国着迷》这本书中,傅吾康用生动的笔触勾勒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他从一个德国青年到一位备受尊敬的汉学家,其间经历的坎坷与磨难,都化作文字中的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的心头。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个人自传,更是一部跨越国界、连接不同文化的历史画卷。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2024-05-06 19:31:55
云淡风轻发表
傅吾康的《为中国着迷》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他以一位汉学家的视角,娓娓道来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书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描述,既深入浅出,又饱含深情。通过他的文字,我仿佛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这位德国汉学家对中国的深切热爱。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也对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