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下册)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第一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好评。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内容简介:
《浪潮之巅(第2版)(下册)》不是一本科技产业发展历史集,而是在这个数字时代,一本IT人非读不可,而非IT人也应该阅读的作品。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绝非只是空有领导强人即可达成。任何的决策、同期的商业环境,都在都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浪潮之巅》不只是一本历史书,除了讲述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此外,《浪潮之巅》也着力讲述很多尚在普及或将要发生的,比如微博和云计算,以及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因为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 诚如作者所言:“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目录:
第二版出版说明 第13 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1 太阳公司 2 Novell 公司 3 网景公司 4 RealNetworks 结束语 第14 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1 风投的起源 2 风投的结构 3 风投的过程 4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5 风投的角色 6 著名的风投公司 结束语 第15 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1 70–20–10 律 2 诺威格定律 3 基因决定定律 结束语 第16 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2 硅谷的支柱 3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4 创业的孵化器 结束语 第17 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1 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2 著名的投资公司 3 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 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5 华尔街与微软、雅虎和Google 的三国演义 结束语 第18 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1 历史上最轰动的IPO 2 早期岁月 3 商业模式 4 个人英雄主义和群众路线 5 绝代双骄 6 感谢上帝,今天是星期五(TGIF) 7 不作恶 8 不败的神话 9 秘密军团 10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11 Google 的新气象 12 3G 时代 13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14 佩奇新政 结束语 第19 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公司 1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公司) 2 道琼斯指数中的常青树(3M 公司) 3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公司) 结束语 第20 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兴 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靠商业模式的转变。 1 Google 的广告系统 2 eBay 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3 戴尔的虚拟工厂 4 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结束语 第21 章 互联网2.0 1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2 互联网2.0 的特征 3 著名的互联网2.0 公司 4 是革命还是泡沫 结束语 第22 章 金融风暴的冲击 1 金融危机的成因 2 瑞雪兆丰年:优胜劣汰 3 潜在的商机到处都是 4 格局的变迁 结束语 第23 章 云计算 1 云计算的起源 2 云计算的本质 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工程 4 对IT 产业链的颠覆 5 云计算时代的企业级软件和服务 结束语 第24 章 下一个Google 1 千亿俱乐部 2 岁岁年年人不同 3 新领域 4 关注亚太地区 结束语 第一版后记 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