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何谓普世?谁之价值?

何谓普世?谁之价值?

作者: 曾亦,郭晓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价格: 29.80元

ISBN: 978756750104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普世价值”,着眼于重建儒家的现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视野。 本书开篇,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儒家的基本价值是什么?毫无疑问,儒家的基本价值应该不同于西方那套主流价值,即以所谓自由、民主为代表的“普世价值”。目前,颇有一派学者试图从儒家传统中引申出西方那套普世价值来,然而,这种做法其实降低了儒家的地位,更不能解释数千年中国道路的特殊性。作者认为,对今天的儒家来说,关键在于,如何重新阐释儒家的基本价值?如何理解这些基本价值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普世性?儒家能否从自身提出一种不同于自由、民主的新普世价值? 晚清以前,儒家曾经有一套普世价值,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满清对外战争的屡屡失败,儒家的基本价值也因此受到质疑,其普世性更无从谈起,最多只是作为“国粹”,当作博物馆中陈列的宝物而已。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唯有西方的那套价值才具有普世性,这似乎成了一种自明的认识。“五四”以后,出现了以保守主义自居的新儒家,其对儒家价值的肯定,不过将其与西方价值挂上钩来,认为这些“国粹”的价值就在于,能从中引出西方那套普世价值来,至少,两种价值是不相矛盾的。可见,对新儒家来说,儒家价值的现实性,不过仅此而已。现在,当代的新儒家应该向前更推进一步,即重新强调自身价值的普世性,乃至数千年中国道路对于人类的普遍意义。 本书是中国儒学界首次集中地以儒家视野探讨“普世价值”,作者以诙谐的笔触,把与之相关的主题,置于精心设计的戏剧性场景中,通过历史和义理的探讨,推进了“普世价值”与儒家传统的对话与共融。并通过对中国传统价值的重新阐释,使古老的价值再次展现出其光芒万丈的普遍性。

目录:

缘起 目录 第一章 普世价值的概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与儒家 第三章 尊尊与亲亲:儒家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第四章 儒家与制度构建:科举、书院及宗族等 第五章 夷夏之辨与民族、国家问题 第六章 以经义决事:论婚姻、家庭与法律问题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