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

作者: 傅敏 编注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价格: 76.00元

ISBN: 978780688373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本书装帧设计师:朱赢椿,著名装帧设计师,2006年12月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2007年德国莱比锡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不裁》的设计者,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国版协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会员。先后有十几部装帧设计作品和论文在国内国际书籍装帧展获奖,他的书装设计“使中国图书设计的自己的表达语汇”,代表了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最高水平。

内容简介: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目录:

卷首语 范用 《傅雷家书》百年庭辰纪念版序言 不是前言的前言 傅聪家信 一九五四年[三十三通] 一九五五年[十六通] 一九五六年[十一通] 一九五七年[十通] 一九五八年[三通] 一九五九年[二通] 一九六○年[十七通] 一九六一年[二十通] 一九六二年[十九通] 一九六三年[十二通] 一九六四年[七通] 一九六五年[十二通] 一九六六年[五通] 编后记 傅敏 代跋 读家书,想傅雷 无尽的思念 附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6 09:29:12
知音发表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本家书,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真情的艺术指南。傅雷先生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哲学,引导傅聪在艺术和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成长。书中不仅有对音乐、文学、艺术的见解,更有对生活、道德和理想的思考,读来令人深受启发。
2024-05-06 09:29:12
书海拾贝发表
读完傅雷家书,我最大的感触是傅雷先生对儿子傅聪的殷切期望和无私关爱。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通过家书的形式,他倾注了对儿子全部的爱和智慧,希望他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父子情深,令人动容。
2024-05-06 09:29:12
寻梦者发表
傅雷家书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饱含着傅雷先生对艺术、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傅雷先生不仅是一位艺术上的导师,更是一位人生的引路人,他教导傅聪要胸怀大志,追求卓越,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艺术家。
2024-05-06 09:29:12
文艺青年发表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既是一本艺术家的心灵自传,也是一本教育子女的典范。傅雷先生通过书信的形式,与儿子分享自己的艺术见解和人生感悟,不仅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更诠释了一位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024-05-06 09:29:12
乐在其中发表
傅雷家书是一部伟大的教育杰作,傅雷先生以一位父亲的视角,以一位艺术家的视角,以一位教育家的视角,引导儿子傅聪在艺术和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成长。书中既有对音乐、艺术的深入分析,又有对做人、道德、理想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