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

作者简介:
万小龙,男,1964年4月出生于江苏常州,物理学学士,科学哲学博士。曾分别就读于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巴黎EcolePolytechnique。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与科技哲学学科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量子力学哲学研究”(03CZX003),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重大项目“当代物理学前沿的哲学问题”(02JAZJD720012)。
内容简介:
本书对量子力学解释史作了简明的总结,对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和量子力学哲学的关系作了比较,重点系统而力求翔实地介绍范·弗拉森对量子测量、量子概率和量子关联的模态解释,同时讨论了国内物理学哲学界和科学哲学界的相关观点。最后基于对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的全面理解和与其他主要解释理论的比较,提出一些独创性的观点:①全同粒子聚合显示了量子实在呈相对可分离的整体性;②全同粒子间的不可区分性是对个体性问题和同一性问题的深化。 第一章 量子力学解释概述 第一节 量子力学形式理论的创立 第二节 量子力学正统解释 第三节 其他主要解释 第二章 范·弗拉森的科学理论解释观概述 第一节 科学理论观 第二节 理论与模型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解释观 第四节 量子理论的解释观 第三章 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 第一节 量子测量解释的重要性 第二节 测量解释的玻恩-冯·诺意曼主线 第三节 测量问题 第四节 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 第五节模态解释的实质 第四章 量子概率的经验论解释 第一节 概率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量子力学中的概率特征 第三节 对量子概率的系综解释的批判 第四节 量子概率的模态频率解释 第五章 量子关联 第一节 EPR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对EPR论证的分析 第三节 对EPR关联的解释 第四节 对全同粒子的分析 第六章 对范·弗拉森量子力学哲学的综合评述 第一节 测量的模态解释:特性与发展 第二节 量子概率的本质:蕴涵式或概率幅 第三节 量子关联:相对可分离的整体性 第四节 范·弗拉森量子力学解释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 作为形上学的量子力学 第一节 对量子力学解释的形上学分析 第二节 个体性:在物理学与形上学之间 第三节 量子力学的新特征 结束语 量子力学解释:永远开放的事业 索 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