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解析冯友兰

解析冯友兰

作者: 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张荫麟,太虚,贺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价格: 32.00

ISBN: 978780149633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今年是冯友兰先生逝世十周年。冯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也是中国二十世纪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冯先生呕心沥血地从事于中国传统人文智慧的现代阐释。他早年出版的明卷本《中国哲学史》和创立"新理学"体系,在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有关冯友兰晚年思想的评价与定位,则成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 围绕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论,三、四十年代即已展开。进入八十年代后达到一个高峰。迄今为止。海内外已举办五次大型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与著作,“冯学"已俨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解析冯友兰》一书的编选,着眼于展示冯友兰作为一代宗师的精神品格、思想睿智、学术风采、人格特征及坚韧而持久的学术生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书中还收录了胡适、陈寅恪、张申府、金岳霖、朱光潜、贺麟等前辈大师早年评论冯友兰的珍贵文字。

目录:

试论“冯友兰现象”——代编序 第一编 致冯友兰书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 冯著《中国哲学史》略评 冯友兰的新理学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 论《新理学》的哲学方法 《新原人》与《新原道》 评《新知言》 第二编 冯友兰的新理学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与客观性的萌发 冯友兰新理学与新儒家的哲学定位 胡适与冯友兰 第三编 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的历史意义 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我们向冯友兰学习什么 “新理学”的理性精神 新理学:理论与方法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冯友兰与近代以来的哲学变革——新理学的基本精神及其限制 第四编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贡献 冯友兰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启示——兼论哲学与哲学史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史学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超越性诠释——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论魏晋玄学 冯友兰与中国佛教哲学——以“格义”“教门”“宗门”的三阶段说为中心 第五编 冯友兰的《新知言》的“知言” 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 冯友兰先生的形上学 第六编 一次争鸣的讨论会 关于继承问题 对于“抽象继承法”的剖析 对冯友兰先生“抽象继承法”的重新认识 为“抽象继承法”正名 冯友兰“抽象继承法”我见 第七编 哲学家的足迹和沉思——冯友兰先生的两个“自序”和一个“总结” 冯友兰晚年的自我反省与突破 冯友兰关于辩证法思想的反思 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