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陈永贵沉浮中南海

陈永贵沉浮中南海

作者: 吴思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

价格: 4.5

ISBN: 978753601356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吴思,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出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6年底至今,在《炎黄春秋》杂志,任执行主编,副社长。 著有:《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隐蔽的秩序》等作品,在国内引起广泛影响。

内容简介:

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 修订版后记 ------------- 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199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转眼六年过去,我又读到了一些权威性的新出版物,譬如原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原新华社驻大寨记者冯东书先生的《“文盲宰相”陈永贵》,等等。我发现本书第一版对陈永贵和一些事件的描写有不准确的地方,更有不充分的地方。这次有机会修订,也了却了我的一件心事。这个修订本的增删修改大大小小有五六十处,以字数计,大约在两万字左右。每改动一处,我都感到离历史的真实近了一步。但是我仍然不敢宣称我写下的东西毫不失真。特别是关于陈永贵文革期间在中央活动的情况,我所依据的材料零零碎碎,几乎毫无相互印证的余地。如果有一天,有关档案材料开放了,如果那时候还有机会再版,我相信这本书还可以离历史的真实更近一些。 我当过插队知青,在山区农村当过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带领和督促社员们学过大寨。我当时很认真,但我失败了。因此,共和国的这段历史也是我个人心中的一块“病”。我的这种经历也许能帮助我理解历史,也许会妨碍我认识历史。无论如何,这种影响作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注定是抹不掉的,并且会在本书的关注角度、侧重、选材、观点和笔调之中体现出来。我尽力超越这种局限,但我首先应该老老实实地把这一点告诉读者。 大概在1975年,北京农展馆举办农业学大寨的展览,我去看了。当时看到的主体内容,现在已全无记忆。但是我清晰地记得出门时见到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放得很大,那是一群大寨农民拿着书本从夜校中走出的景象。照片上的八九位农民咧嘴笑着,头上系着白毛巾,似乎穿着黑棉袄,背后是夜校的灯火。图片说明的大意是:大寨社员白天下地生产,夜晚上夜校学习政治,过着幸福的生活。我当时心中大动,一种很悲哀的感觉从心底翻卷上来。大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大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在这张照片上看到的是我自己和我们这代人的未来。那张照片中间的一位农民好象已入老年,我似乎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生命尽头的真相。我站在照片前边想,难道人的一辈子就要这样过吗?白天下地生产,晚上读报纸学文件?这就是我们奋斗终生所要争取的幸福生活吗?我不敢往下想。 我看到过无数关于大寨的照片,读到过无数关于大寨的介绍,这些信息或者模糊淡忘了,或者合乎逻辑地整理编排起来。惟有这幅二十多年前看见的照片,异常清晰地印在我的心底,不理会任何逻辑地闪烁着。 吴思 1999年1月31日于北京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5 10:32:15
山之青发表
《陈永贵沉浮中南海》一书,用平实而有力的笔触,还原了陈永贵这位“农民宰相”跌宕起伏的一生。作者吴思的亲身经历,为本书增添了独特视角,让读者能够以更加立体的方式了解那段历史。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面映射现实的镜子,发人深省。
2024-05-05 10:32:15
墨染清风发表
吴思笔下的《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是一部饱含深情与思考的历史纪实。从大寨的田间地头到中南海的权力中心,本书带我们跟随陈永贵经历了人生的沉浮起落。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考证,让历史不再枯燥,而是鲜活而深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2024-05-05 10:32:15
书香如风发表
《陈永贵沉浮中南海》修订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补充,内容更加翔实准确。作者吴思秉持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直面史料,补正前作中的错误和疏漏,呈现了一幅更加真实的陈永贵画像和时代画卷。
2024-05-05 10:32:15
采菊南山发表
《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久久难以忘怀的书。它勾勒了一位农民政治家的复杂画像,也揭示了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作者吴思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考证,还原了陈永贵的真实人生,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历史和现实问题的丰富材料。
2024-05-05 10:32:15
风过林梢发表
吴思在《陈永贵沉浮中南海》中,以冷静克制的笔调,剖析了陈永贵这一颇具争议的人物。本书摒弃了简单的脸谱化标签,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多角度的解读,展示了陈永贵的平凡与伟大、理想与妥协。作者没有回避历史中的敏感问题,而是直面真相,力求客观公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