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采取物的立场

采取物的立场

作者: 刘翔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价格: 45.00元

ISBN: 978751611479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刘翔 女,1982年5月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师范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法国哲学。

内容简介:

本文是围绕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1929-2007)的极端反主体主义思想所做的研究。鲍德里亚采取物的立场来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指出在当代社会“物”的丰盛和泛滥中,作为主体的人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作者将鲍德里亚的整个学术生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选取三个时期各自的核心文本进行分析,尝试厘清其思想理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目录:

引 论、“物”的哲学家鲍德里亚 一、鲍德里亚生平及学术分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物:鲍德里亚的理论焦点 第一章、主体的困顿:鲍德里亚极端反主体主义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主体迷信:困境的根源及其发展 第二节、主体之死:脱困的尝试及其缺憾 一、上帝死了:尼采的尝试 二、存在者之为存在:海德格尔的尝试 三、人之死:福柯的尝试 第三节、大写的物:一条激进的脱困之路 第二章、物的上手:符号秩序下主体的入迷 第一节、符号秩序的形成 一、功能物体系 二、非功能物体系 三、伪功能物体系 第二节、符号秩序的运作 一、运作的语境:消费社会 二、运作的载体:大众媒介 三、运作的对象:以身体为例 第三节、象征秩序的退隐:物和主体的诀别 一、何为象征秩序 二、何为符号秩序 第三章、物的增殖:拟真模式下主体的退隐 第一节、拟真模式的形成 一、仿造模式和生产模式 二、拟真模式 三、拟真模式的社会表达 第二节、拟真模式的运作 一、真实之死 二、色情之死 三、死亡之死 第三节、符号秩序的升级:物与主体的对立 一、从“景观社会”到“拟真” 二、从“全景式监狱”到“内爆” 第四章、物的复仇:命定策略下主体的消亡 第一节、命定策略的形成 一、命定策略的含义 二、命定策略的提出 第二节、命定策略的运作 一、运作的原则:恶的原则 二、运作的手段:迷狂 三、运作的后果:大灾变 第三节、象征秩序的复归:物与主体的反转乃至交融 一、“主奴辩证法”和“物的反攻” 二、消失:物与主体的交融 三、逼近完美就意味着逼近死亡 第五章、主体的涅磐:鲍德里亚极端反主体主义思想的地位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 一、鲍德里亚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一个标签:后现代主义者 第二节、反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 一、鲍德里亚对后现代性的反思 二、另一个标签:反后现代主义者 第三节、虚无主义者鲍德里亚 一、定义一种“虚无主义” 二、反对一切标签的尝试 第四节、“物”的代言者鲍德里亚 结 语:主体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