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盲人奥里翁

盲人奥里翁

作者: 龚祥瑞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1

价格: 49.00元

ISBN: 978730118644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龚祥瑞(1911—1996) 中国著名宪法与行政法学者,中国政治学会发起人之一、常务理事。1911年7月3日生于浙江宁波,12岁入读美国浸礼会所办浸会中学。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1935年,与同学楼邦彦合写《欧美员吏制度》出版。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公派留学,赴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和宪法学大师詹宁斯。1938年,到巴黎大学攻读行政法学。1939年夏,回国受聘“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夏,到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任教。1949年12月,到中共中央政法委参事室工作。1954年,北京大学恢复法律系,回校任教,曾任“国家法教研室”主任。1968年,被发往江西省鲤鱼洲劳改农场教育改造。1971年—1981年,在北大法律系编译室从事翻译工作。1980年重返教室,为北大法律系77级、79级学生授课,讲授《外国宪法》和《比较宪法》。1982年,开始在北大法律系招、授研究生。其后数十年,其弟子多成为中国学界、政界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物。1993年7月,开始写作《龚祥瑞自传》,历时三年完稿。1996年9月3日逝世。

内容简介:

本书是龚祥瑞先生对其一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风云变幻的20世纪法、政、学界的回顾。龚先生以笔端带着感情的语言向读者追述了自己在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生经历:在教会学校青涩的苦读、青春时在清华的求学、留学英法的经历、回国后经历的战乱、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生活、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法委两个政权中经历的公务员生涯、解放军进城后留在北大迎接新政权的感受,以及他此后经历的新中国的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宪政研究和由此引发的论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个时段的真实记录,无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他的眼睛像一个历史长镜头,全程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他身边发生的历史和人文,生动再现了20世纪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和坎坷求真的人生体验。 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国家的文明、富强奋斗,也为自己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公法学家,他大半辈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国如何创建政治学和公法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科,探索如何对中国公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探索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如何建立宪政和法治。 龚祥瑞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们北大法学院77级的公法学任课老师,我们这一代北大公法学生对公权力和公权力失控的危害以及规范、控制公权力途径的认识主要是从听龚先生的课开始的。我个人被龚先生领进公法学这片广袤之地后,就一直在行政法(公法的主要部门法)领域耕耘,而且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注定是我终生的事业。 无论是对于公法学者,还是对于普通人、普通公民,《龚祥瑞自传》均值得一读。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朋友、对待国家?该书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启示,龚先生的人生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思考。对于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执政者来说,《龚祥瑞自传》也值得一读。领导一个国家,执掌一个政府,应如何对待人民,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慎用权力,是否也可以从本书,从龚先生一生的悲喜剧中悟出点什么和有所启示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姜明安(北京大学发学院教授 著名行政法学者) 《盲人奥利翁——龚祥瑞自传》书摘 我写本书始于1993年7月,我已82岁,却还没有把孩子的事丢弃。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半世纪前的往事,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自1930年起我离乡背井,远走各地。这本书将告诉读者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是怎样在思考和感受的。我将用半文半白的地方语言向他们追述这一点。我希望,这种体裁会使他们爱读这本书;使他们觉得,它不是一本用专业语言编写的法学及政治学教科书,而是在我家里听到的故事。 我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历史传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传统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的过客。所以我既不忽视传统而逃避现实,也不蹈常习故而故步自封。我是在追求中回顾,又是在回顾中追求的。你们可以举把火把我的书烧成灰,但我自信,它的浓烟烈火将化为下一代人的法学之光。 凡是真实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且直至今日,我还未能找到区分正确与谬误的界限,这显然是我的生活时代的悲剧。其实不拘什么时代,但凡有血有肉有灵的个体,不论其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美是丑,总是有限的、片面的,甚至是不伦不类、荒谬可笑的。一切事物,即使貌似真实,也未必正确,似应容得下任何性质的批判或扭曲。因为我承认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不完备性,否则吾人就将丧失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全部依据了。因此,我要感谢过去与我相遇的所有的人,包括帮助过我或批判过我的人在内。 这部回忆录记载了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处求学、工作、生活的体验。倘有幸终于落入您手中,并使您感到真实而亲切,那就足以表达我对您的忠诚了。正像1949年以来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组织和群众“交心”一样,在此书中,我不拘于任何被动或主动的形式,畅所欲言,因而可以希望从您那里得到宽容抑或公正的回应。 但我应该立刻接着声明: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贵的读者;也不想讨好官方——绝对的权威;更不想为所经历的表面不同、实质相似的社会妄加歌颂或诅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内心世界一鳞半爪的感受。 最后,我还想声明,本人并无在有生之年出版自传之意,却存“藏之名山传诸后世”之心,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确信它必有问世之日,并能为吾人赖以生存的慈悲世界增添一份信念、一缕希望、一片爱心。

目录:

上卷回顾集1911—1948 第一章童年 / 1盐仓门瓮城内外 / 2慕义妇女补习学校 / 3另一个世界 / 4教会中学附属国民小学 / 5宁波华美医院 / 6西门外的“真神堂” / 7沙皮厂高级国民小学 / 第二章中学生的浪漫曲 / 1四明中学话旧 / 2我的良师益友 / 3革命洪流冲击着中学的大门 / 4得到一位年长者的厚爱 / 5自编自演抗日话剧 / 6情场上急流勇退 / 7最后的四出话剧 / 8家庭悲、惨剧 / 第三章上大学 / 1保送到私立沪江大学 / 2告别教会学校 / 3改学政治学 / 4转学国立清华大学 / 第四章清华园里的攻读 / 1三载寒窗 / 2清华学子的使命 / 3想当助教,安身立命 / 4“宁静致远”的生活 / 5清华的学风 / 第五章参加留美考试前后 / 1参试始末 / 2得失萦怀 / 3备考概略 / 4临卷反应 / 5录取后的实习 / 第六章出国 / 1乡土之恋 / 2再见!上海 / 第七章留英岁月(一) / 1“康得•凡 第”号上的遐想 / 2赴英旅途见闻 / 3乍到伦敦 / 4我所知道的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 / 5话说西安事变 / 第八章留英岁月(二) / 1星期日游海德公园 / 2在索耳兹伯里市希尔将军家里作客 / 3在去牛津的火车上 / 第九章冒失留法 / 1忘我之交 / 2“都尔”行 / 3“坐怀不乱” / 第十章回国 / 1在柏林 / 2在罗马 / 3归来 / 4与父亲的永诀 / 第十一章履新 / 1从海防到昆明途中 / 2抵开远站之前 / 3身外物和不朽的灵魂 / 第十二章在西南联大的 第一年 / 1恬静春城 / 2在我孤独的时候 / 3宏涛弟到了昆明 / 4“行政研究计划” / 5科学研究与中国前途 / 第十三章“一碧万顷楼”里的一个夏天 / 1昆明西山有两个大寺庙 / 2阁楼上的书房 / 3苗族“书童” / 4两个“单帮”老乡 / 第十四章到重庆探亲 / 1先到江津 / 2一切“心照不宣” / 3“未婚妻”给我带来焦躁和不安 / 4舅母的判断 / 5在北温泉竹楼的对话 / 第十五章在两个分校:柏溪——叙永 / 1我结识了张汇文先生 / 2神奇的“爱”情结 / 3披星戴月访柏溪 / 4在叙永的教学 / 5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 6吴晗先生走了“神” / 7在重庆求精中学举行婚礼 / 第十六章重返昆明 / 1川滇道上遇故友 / 2清华人喜气洋洋欢迎我们 / 3昆明、昆阳一水间 / 第十七章为蒋经国干了十个月的招生工作 / 1在重庆等候蒋经国 / 2两次招生工作 / 3三青团内部的派系斗争 / 4急流勇退 / 5对经国先生的认识 / 第十八章接触实际 / 1平生 第一次的悠闲生活 / 2对中国历代官制的反感 / 3在资源委员会的作业 / 第十九章出国考察(一) / 1横渡太平洋 / 2从旧金山到芝加哥 / 3访问怀特教授 / 4到了纽约 / 5在华府访问文官考选委员会 / 第二十章出国考察(二) / 1重逢本杰明先生 / 2访问TVA / 3在华人家里作客 / 4重访伦敦、巴黎 / 第二十一章台湾、海南之行 / 1话说台湾——美丽之岛 / 2到了“二•二八”事件后的台北 / 3到了新竹和高雄 / 4榆林港的景观 / 第二十二章重返北平校园 / 1我下了决心 / 2有朋自北方来 / 3一次重大的转折 / 4安顿家务 / 5返抵古城 / 6北京解放前夕 / 7高名凯的高见和小王的近视 / 目录下卷追求集1949— 第一章解放后的认真思考 / 1迎接解放军入城 / 2新中国内外政策对我的启示 / 3我的认真思考 / 4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初步认识 / 第二章土改 / 1恶霸地主被枪毙 / 2斗争会场景 / 第三章接受再教育 / 1在政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 / 2在中央政法干校 / 3“三反”、“五反”扩大化 / 4苏联专家来华讲学 / 5教青年工人学语文 / 第四章回北大从头越 / 1向党交心 / 2教研室的教学生活 / 3我当上了反面教员 / 4谈胡变色 / 第五章反右斗争的前前后后 / 1“引蛇出洞”的战术 / 2顺理成章的自我改造 / 第六章中国在“跃进”中:(一)好大喜功 / 1胜利引起的骚动 / 2中国人相信标语口号 / 3诗歌满墙 / 4文教界的狂风 / 第七章中国在“跃进”中:(二)天灾人祸 / 1虚报产量 / 2全民炼钢 / 3发射卫星,饿死百姓 / 第八章下乡 / 1山沟里半工半读 / 2向农民奉献一片爱心 / 3挑土修坝,培育师生恩情 / 4在近郊区劳动整社 / 5到湖北农村搞“四清”和“社教” /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的是是非非 / 1聂元梓的“一张大字报” / 2挂牌游园 / 3隔离反省 / 4一身湿透 / 5批斗合 / 6打扫厕所一“为人师表” / 7夜半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23:12:20
书痴小慧发表
这本书生动展示了龚老跌宕起伏的一生,讲述了他从青涩少年到毕生奋斗的公法学家的心路历程。龚老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历浓缩了20世纪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让我们仿佛跟随他的目光,亲历了历史的进程。作者的文字朴实而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时代弊端的批判,更饱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相信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追求。
2024-05-04 23:12:20
飞扬的梦发表
盲人奥利翁,既是龚祥瑞先生的化身,也是我们每一位有志者的缩影。在这本自传中,龚老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一生中的坎坷和荣耀,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中的坚守和执着。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何为真正的公法学者,何为不畏艰难的求索者。龚老的一生就是一部信念的史诗,激励着我们永远保持心中那盏不灭的求真之火。
2024-05-04 23:12:20
逍遥游发表
《盲人奥利翁》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时代画卷,龚老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宏大图景。从教会学校的青涩求学到战火纷飞的留学岁月,从国立大学的执教生涯到新中国的法律建设,龚老的人生轨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的所思所想,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溯,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既是龚老个人的自传,也是一部20世纪中国史的缩影。
2024-05-04 23:12:20
知了鸣发表
龚老的《盲人奥利翁》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人生哲学书。他以坦诚而犀利的笔触,剖析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在龚老看来,没有历史传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传统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的过客。因此,他既不忽视传统而逃避现实,也不蹈常习故而故步自封。读完这本书,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意识到在追求中回顾,在回顾中追求的人生才是真正充实的。
2024-05-04 23:12:20
悠然居发表
《盲人奥利翁》是一本厚重而有深度的自传,浓缩了龚祥瑞先生一生的智慧和思考。他以一个法律人的视角,审视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对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龚老在书中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反思。他的文字充满着历史感和现实感,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思考,发人深思。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