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顾准日记

顾准日记

作者: 顾准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09

价格: 25.00

ISBN: 978780127371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顾准(1915—1974)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936年2月,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当时为文委书记)认识并共事。1940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1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建国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成为探索市场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运行的第一人。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5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学著作;1965年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4月,他的妻子汪璧因不堪迫害自杀。他遭受迫害期间,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1974年12月3日因患肺癌病逝。 顾准对经济学、会计学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

内容简介:

已故思想家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本书收录了他生前的三本日记: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顾准1972年10月到1974年10月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蛤对于研究顾准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目录:

序一: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 序二:智慧与良心的实录 商城日记(1959.10~1960.1) 息县日记(1969.10~1971.9) 北京日记(1972.10~1974.10) 致陈敏之的最后一封信 基督教 附录: 顾准生平和学术思想 我所知道的顾准与“三反” 顾准的最后十年 送别——在顾准身边的最后一个月 注璧——一位不应遗忘的女性 致顾准伯伯的最后一封信 迟到的理解 患难之交 相濡以沫——骆耕漠访谈录 我与顾准的交往——吴敬琏坊谈录 编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20:05:29
书香阁主发表
顾准的日记,折射出特殊时代下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思考。从河南商城的饥寒交迫到息县五七干校的思想改造,顾准的日记真实记录了他对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反思。字里行间,既有对极权体制的批判,也有对民族未来的希望。虽然内容只涵盖了顾准生命中短暂的几个片段,但对于理解这位思想巨匠的思想发展轨迹,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24-05-04 20:05:29
思辨者发表
顾准日记是一份思想宝库,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珍贵的素材。顾准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一面镜子。从反右到文革,顾准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他的日记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思想挣扎。读顾准日记,重温那段历史,让人唏嘘不已。
2024-05-04 20:05:29
历史探索者发表
顾准日记对于研究顾准思想至关重要。这三本日记虽然只占顾准生命的一小部分,但从中可以窥见顾准思想形成的过程和变化。从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到对文革的反思,顾准日记展现了这位思想家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向批判现实主义者的转变。他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问题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2024-05-04 20:05:29
怀旧老书虫发表
顾准日记是一份时代记忆。在那个特殊年代,顾准以敢于直书己见的勇气和敏锐的观察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他的日记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勾勒出时代变迁中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和思想沉浮。读顾准日记,仿佛在与一位智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04 20:05:29
读书爱好者发表
顾准日记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通过顾准真诚的记录,我们可以一窥那个动荡年代下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从他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到对民族未来的思考,顾准日记充满着洞见和反思。书中既有对个人苦难的控诉,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既有思想的碰撞,也有人性的光辉。读顾准日记,就像一场思想的洗礼,让我们在历史的烟尘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时代的责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