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追寻哲学的精神

追寻哲学的精神

作者: 王南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价格: 50.00元

ISBN: 978730308093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王南浞,陕西凤翔人,生于1953年7月。1989年于南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人类活动论导引》、《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社会哲学》、《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等著作,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文”后的这二十多年间,笔者写了百余篇东西,这些文字记录下了笔者的思想变迁的轨迹。这一轨迹虽然内含张力,并且时而侧向现实,时而侧向理想,但总的来说是试图以一种方式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试图通过对实践概念的不断深入或扩展的阐释,以一种更易理解、更合乎情理的方式安顿理想与现实的位置。也因此之故,笔者把这本集子名为“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

目录:

上编 走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哲学思维的三范式 本体论的三种可能形态与马克思的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种意蕴 人的感性活动与哲学的对象 从物质到物质实践 从经验到实践 现实的个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汇合点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之统一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辩证法的三种形态 辩证法与实践智慧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 交往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独特作用 交往与主客体系的历史规定性 交往与社会结构 自然必然性、历史必然性与人的活动 马克思的分工和异化理论 历史合力论与历史的辩证决定论 马克思与全球化 实践与人类知识 理论与实践 历史规律:在理论世界与实践世界之中 人类精神生活 马克思的自由观 下篇 走向当代中国的实践哲学 21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 新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 中西哲学对话的四种范式 范式转换:从实体性、主体性到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期发展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路之检视 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 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毛泽东辩证法 附录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