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艺术发展史

艺术发展史

作者: [英] 贡布里希 (Gombrich.E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2-1

价格: 70.00

ISBN: 978753050065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家。1909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入英国籍。1936年起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历任助理研究员高级研究生、讲师、副教授、教授、院长。并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任客座教授,曾荣获史密斯文 学奖、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黑格尔大奖、法兰西学院勋章等;并获牛津、剑桥、哈佛、伦敦等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中译本为《艺术发展史》)、《艺术与错觉》、《理想与偶像》、《秩序感》、《艺术与科学》等。 范景中,1951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和《美术译丛》的主编,曾有《艺术与错觉》(与林夕、李本正合译浙摄影出版社)和《贡布里希论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译、编著作发表。

内容简介:

贡氏已被译成30种文字销售达500万册的《艺术的故事》(《艺术发展史》),但是至今仍然有学者单纯地将贡氏与图像学划等号(贡氏的确对图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图像学”的中译名也是范景中等先生在译介贡氏理论时确定的汉译),或者武断地将贡氏视作其本人最不愿意的结构主义美学。然而,贡氏的学术野心是试图对整个艺术发展――以再现为中心及象征与装饰为两翼――作出概括性的解释。面对如此宏大的学术目标,凭借单一的、令人捉襟见肘的现成方法,对古典学者贡布里希来讲,这简直毫无学术感可言。所以还是埃里邦问得实在:“我们能否说你没有方法?”贡氏的回答更令人击节:“我不想要一种方法,我只需要常识(common sense)!这是我的唯一方法。”

目录:

中译本前言 第十二版前言 第十三版前言 第十四版前言 第十五版前言――为什么要有艺术史? 前言 导论 论艺术和艺术家 第一章 奇特的起源 第二章 永恒的艺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 第三章 伟大的觉醒(希腊,公元前七世纪至公无前五世纪) 第四章 美的王国(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第五章 天下征服者(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一至四世纪) …… 附录 日文版序言 注释 索引 译者后记 编年表 再版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0 17:51:30
书中虫发表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是一部颇有分量的艺术史著作,它以再现、象征和装饰作为艺术发展的三个基本框架,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完整而生动的艺术历史画卷。贡布里希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探讨了艺术演变的规律、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为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灵感。书中古典学者特有的严谨严谨与历史学家特有的思辨相结合,读来令人受益匪浅,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2024-06-20 17:51:30
文艺青年发表
《艺术发展史》是一本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贡布里希以其简洁明快的文笔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读者领略从史前岩画到现代艺术的演变历程。书中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精辟透彻,而不落窠臼,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也展现了其对艺术独特的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也可作为拓展视野、激发思考的良师益友。
2024-06-20 17:51:30
慕名而来发表
《艺术发展史》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部艺术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贡布里希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类的认知、想象和创造力,揭示了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书中对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信仰的讨论发人深省,令人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任何一个关心人类文明、对艺术抱有热情的读者来说,《艺术发展史》都值得一读。
2024-06-20 17:51:30
老夫子发表
老夫子读《艺术发展史》,宛如久旱逢甘霖。贡布里希先生以其睿智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学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艺术发展的壮丽画卷。书中对于艺术风格、流派和思想的梳理清晰明了,对于艺术大师和代表作品的分析鞭辟入里,堪称一部艺术史的百科全书。老夫子虽不才,但读罢此书,亦能领略艺术之美,感悟艺术之真谛,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2024-06-20 17:51:30
艺术小白发表
对于艺术小白来说,《艺术发展史》简直就是一本启蒙读本。贡布里希先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艺术理论娓娓道来,让我这个艺术门外汉也能轻松入门。书中丰富的插图和翔实的考证,让我对艺术史有了直观的认识。虽然书中对于某些艺术流派的评价可能存在争议,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