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作者: 赵园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

价格: 40.00元

ISBN: 978730103957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赵 园,原籍河南尉氏,1945 年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 《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 《北京:城与人》、《地之子》及 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 等。

内容简介: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目录:

目 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上编 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 第一章 易代之际士人经验反省 第一节“戾气” 第二节 生死 附 录 陈确的“节义”论 第三节“用独” 第二章 易代之际文化现象论说 第一节 南北 第二节 世族 第三节 流品 第三章 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 第一节 借诸事件的言说 第二节“革除”后中 第四章 关于“言论”的言论 第一节 言路 第二节 清议 第三节“一概之论”、“一先生之言” 附 录 士人经验中的明清之际的言论环境 下编 明遗民研究 第五章 遗民论 第一节 论“遗” 第二节 遗民史述说 附 录 论许衡、刘因 第六章 遗民生存方式 第一节 逃禅 第二节 衣冠 第三节 交接 第四节 生计 第五节 葬制 第七章 时间中的遗民现象 第一节 失节忧惧 第二节 故国与新朝之间 第八章 关于遗民学术 第一节 综论 第一节 经学 第三节 史学 第四节 文论 余论(之一) 余论(之二) 附 录 我读傅山 由《鱼山剩稿》看士人于明清之际的伦理困境 参考书目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16:03:49
书迷小萱发表
这本书深入探究了明清之际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揭示了这个群体在历史变迁中的独特作用。作者赵园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展现了士大夫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学术佳作,为理解中国历史和思想提供了 valuable insights.
2024-05-04 16:03:49
历史爱好者发表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一书读来令人获益匪浅。赵园先生以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解读了明清之际士大夫这一群体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角色。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发人深省,为进一步研究明清历史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24-05-04 16:03:49
学术青年发表
赵园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是一部思想史的巨著。作者以精湛的考证和明晰的文笔,勾勒出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群像。通过对史料的细致分析,作者揭示了士大夫在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这部著作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成果,也为我们理解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2024-05-04 16:03:49
历史学者发表
赵园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以其全面、深入的考证和严谨的逻辑推演,为我们呈现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作用。作者不仅对明清史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思想史和文化史也有广博的涉猎,这使得本书既具有学术性,又兼具可读性。
2024-05-04 16:03:49
思想史爱好者发表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一书以扎实的史料基础和敏锐的思想洞见,为我们解读了明清之际士大夫这一群体的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作者赵园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梳理了士大夫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责任,为我们理解传统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视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