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作者: 朱永嘉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4-10

价格: 55.00元

ISBN: 978751070779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朱永嘉(1931— ),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陈守实等文史名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刘邦与项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读史求是》等。“文革”时担任上海市写作组总负责人,曾为王 洪文讲解《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 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他是史学家,又为海瑞罢官、巴黎公社“历史问题” 入狱,倘有兜头反思,一定打通古今、大彻大悟。他到我seminar给研究生讲秦汉制度,携一蓝布包袱入,坐定后一层一层揭开,最里一层才是讲义,学生问“文革”起源,他要从殷周讲起。一研究生事后惊叹:“这是活在当下的古人,有古人之风!” ——朱学勤

内容简介:

朱元璋为后继子孙设计了一套怎样的国家制度?为什么东宫制度不能定向培育出合格的皇帝?明代“兵将不相习”导致什么后果?分封制为什么行不通? 朱元璋铁腕治官是出于什么考虑? 本书既是一本旁征博引的明代政治制度史,又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史论,有明一代的历史过程中,有得亦有失,得在何 处,失在哪里,正是本书着重讨论的问题。 书名之所以取为《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因为讲稿是以政治制度为中心,流是讲传统上的因缘关系,源是讲当时实际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形成的。 当前讲明史书籍不少,但多是以皇权为中心,讲权力斗争故事,很少像本书一样纵横贯通,以制度史为截取面,讲一个个制度的流变以及实际的政治运作情况。作者还特别探讨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对认识当前的政治制度改革很有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已六十多年了,已积叠了不少正面和负面的经验与教训,无论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均是如此。了解一下明代初年朱元璋建制立法的过程,及其在有明一代发展的实际影响,对我们今后完善法制会大有裨益。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专家,曾得吴晗先生赞赏,后又经政治历练,老年著史,别有一种通达与穿透力。 对于任何关心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的人来说,《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都是一本必读书,实际上,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明史,而是一部制度通史。

目录:

目 录 序 言 01 第一讲 明代的立国建制 一、朱元璋的立国建制 002 二、关于废除宰相制度的问题 006 三、后宫制度之一 ——后妃的管束 011 四、宦官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015 五、以内制外——丞相制度如何演化为内阁与司礼的对柄机要 024 第二讲 东宫制度 一、围绕接班人问题的东宫制度 034 二、教辅功能的理想与实际(关于东宫制度的历史考察) 038 三、东宫机构的演化及其班子成员组成的变化 062 四、东宫制度的实际效果与太子们的遭际——以唐代为例 069 五、交接班过程中东宫官员与朝廷大臣的悲哀和苦衷 071 六、明初东宫与诸王制度设置的构想和靖难之役 076 七、明成祖时东宫与诸王的矛盾斗争 085 八、明中叶权力交接的两种状况 087 九、有关东宫制度的结束语 091 第三讲 军兵制度 一、承平之时军队的功能 096 二、中国历代关于战争问题和军兵制度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资料 100 三、关于京卫与天子亲军的设置 107 四、关于明代的卫所制度及唐的府兵制度 117 五、卫所制的前身——唐代的府兵与卫所兵制的比较 120 六、明代的军屯与军队的给养 124 七、关于军民分籍管理和清理军籍的问题 125 八、明代卫所制度的衰亡 126 九、卫所以外的其他兵种 127 十、明代的军事管理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130 十一、从读柳宗元的《封建论》说起 135 十二、柳宗元其人其文,他写《封建论》对当时及今后的历史影响 139 十三、苏东坡的《论封建》与朱元璋的一个失误 144 十四、明以后军兵制度的演化 148 十五、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 151 十六、民国初年关于军阀问题的认知过程与国民党以党治军的实践 153 第四讲 地方行政制度 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58 二、分封制与郡县制 160 三、反反复复的分封制下的王国制度 167 四、明代分封宗藩之制度设计 173 五、汉、唐地方行政机构二次由二级制转向三级制的缘由 184 六、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化 196 七、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由行省到三司到三堂 202 八、明代省与府县之间道的设置 211 九、明代府州县一级官员的组织结构与施政方式 216 十、结束语 236 第五讲 司法制度 一、立法、变法与依法治国 240 二、明代刑法制度的立法——《大明律》《大明令》《大诰》和条例及榜文 251 三、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明代司法机构审案的程序 255 四、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明代的特种刑讯(即承办诏狱的机构) 258 五、明代地方司法诉讼制度 272 六、朱元璋的布衣情结 277 七、空印案 282 八、郭桓案 283 九、《大诰》四篇 287 十、胡惟庸案 316 十一、蓝玉案 320 十二、重刑大狱之后 322 第六讲 《皇明祖训》与朱元璋后继子孙的作为 一、明初建国时的历史特征 330 二、明朝中后期的那十二个皇帝 331 三、朱元璋为子孙设计的国家机构 336 四、《皇明祖训》的要点 338 五、废丞相后的内阁制度——变相的丞相制度 349 六、朱元璋身后宦官预政的问题 351 七、只知嬉戏玩乐的正德皇帝 355 八、选师容易选伴难 359 九、由迷信道士追求长生而荒于政事的嘉靖皇帝 365 十、嘉靖的斋醮与阁臣之间勾心斗角 369 十一、明宪宗对万贵妃“恣宠专幸”的问题 374 十二、关于周期律问题的题外话 377 十三、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危机及其调整 382 十四、从宪宗到孝宗的短期政治调整 387 十五、武宗在位前后的变局 391 十六、隆庆这六年再一次短暂的轮回 394 十七、朱元璋的明祖训有效吗 400 后 记 406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16:15:16
书痴发表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既有深厚的史料功底,又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思考。作者朱永嘉先生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切入,纵横贯通,对明代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书中既有对具体制度的考察,也有对制度设计合理性的探讨,发人深省。
2024-05-04 16:15:16
历史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部政治制度史,《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的视角独特,内容丰富。作者朱永嘉先生以制度史为切入点,旁征博引,对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演变及其得失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书中不仅有翔实的史料考证,更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读来受益匪浅。
2024-05-04 16:15:16
读书人发表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思想的启迪。作者朱永嘉先生以其深厚的明史功底,透过明代政治制度的变迁,揭示了制度设计的内在逻辑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专著,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政治读本,对当下政治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4-05-04 16:15:16
明史研究者发表
朱永嘉先生的《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堪称明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明代政治制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书中对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明代政治运作方式以及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观点新颖,论证充分,为明史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2024-05-04 16:15:16
政治学者发表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作者朱永嘉先生以明代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政治制度的起源、演变、得失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书中既有对历史事实的翔实考证,又有对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对中国政治史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