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中国问题

中国问题

作者: (英)罗素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2

价格: 18.00元

ISBN: 978780616263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伯兰特・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丰富,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社会、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广泛领域,尤以数学和逻辑研究上建树突出,他在人文科学方面的成果宏大,从而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内容简介:

《中国问题》主要是写给西方读者看的。然而,罗素却是立足于中国的立场谈中国的现实政治:关注中国军阀纷争的政治格局,剖析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特别用很大篇幅介绍了日本的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指出中国经济、铁路交通、工业(尤其是矿业)的发展前景.呼吁中国重视教育,呼唤“少年中国”的崛起。与此同时,罗素又立足西方立场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有其独到的见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种种问题 画家穷困而死,收藏家则收购他们的遗作,却自夸为慈善之举……中国也许可以视为一个艺术家的国度,她具有艺术家所具有的所有善恶之德;其善主要有利他人,而其恶却足以危害自己。 第二章 19世纪以前的中国 如今称中国为China,其实来自秦始皇的姓(Tsin或Chin)的读音汉字……足以让后人追根溯源。爱国主义容易导致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为国尽忠的最好方法就是杀人;而孝道利家的最好方法则是受贿和耍阴谋。 第三章 中国与西方各国 中国文化中有个弱点:缺乏科学。一个英国人杀一个中国人比一个中国人杀一个英国人要容易…… 第四章 现代中国 欧洲文化中改变中国传统习惯的,除了战争,就是商业和知识这两方面。中国人的生活给中国人的幸福,要比英国人的生活带给英国人的幸福多得多。 第五章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日本人有一种偏执:喜欢把政府分离为“真正的”和“名义上的”两种。 第六章 现代日本 日本……能把大多数欧洲人认为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糅合在一起。人为地制造对天皇的崇拜是近代日本最有趣的一个现象,这种制止民众变得清醒理智的方法颇值得其他国家仿效。 第七章 1914年之前的日本与中国 乍一看……中日两国都是黄种人……但他们在政治上、文化上的相似之处却很少。日本的名流自诩本国为世界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革命党刚萌芽,日本就加以扶持。 第八章 “大战”中的日本与中国 日本……把中国作为试验新式武器的场地……日本发现可以利用中国的参战加剧内讧,这种做法是符合它一贯的对华政策的。 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 对于中国来说,在华盛顿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关于山东的条约。 第十章 远东当前的各种势力与发展趋势 高尚的理想本身也未必能给信奉它的人带来纯粹的幸福。中国一定要明白决不能让工业利润流人外国人之手。 第十一章 中西方明的对比 中国的传统文明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外国的因素,那就是佛教……犹太教和科学产国文明中没有。中国实际上是个缺乏宗教的国家,不仅上层社会没有宗教,全体人民也同样没有……中国人的宽容,欧洲人根据本国经历是无法想象的。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是,他们总能得到外国人的好感。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要面子”觉得很可笑。中国人的性格中最让欧洲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们的忍耐了。 第十三章 中国的高等教育 喜欢文学艺术的人容易将中国误解为……一个文物博物馆。中人要用这样一种敢于怀疑和发问的自由精神建设一种与其鼎盛时期的旧文化相媲美的新文化。 第十四章 中国的工业 从中国人的脾气和传统来看,更适宜于从事商业而不是工业……不过工业的发展一定要由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来主持,这是至关重要的。 第十五章 中国的前途 中国必须自救,而不能依靠外人……要用公共思想取代旧时的家族伦理观念。 附言 译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17:12:44
风轻云淡发表
罗素的《中国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近代政治格局和中西方关系。读来令人深思,对理解中国近代史和中西方交流史很有帮助。罗素立足中国立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现实,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2024-05-04 17:12:44
书香墨海发表
《中国问题》是一本经典之作,尤其是罗素关于日本历史和中日关系的论述,发人深省。他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威胁,呼吁中国重视国防,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罗素的见解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024-05-04 17:12:44
爱书之人发表
罗素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一位洞察力极强的社会观察家。《中国问题》一书很好地展现了他的这一特质。他以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中国近代的政治乱象和社会变革,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视角。罗素对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的洞察也十分深刻,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04 17:12:44
历史爱好者发表
罗素的《中国问题》是一本历史巨著,它全面地梳理了中国近代历史,从军阀混战到中西方关系,再到中国经济发展。罗素的笔触细腻而犀利,既有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也有对中国未来的深切关怀。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
2024-05-04 17:12:44
文化学者发表
罗素的《中国问题》是一本跨文化交流的典范。他以西方人的视角审视中国,既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提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罗素呼吁中西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本书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