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外交十记

外交十记

作者: 钱其琛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

价格: 48.00

ISBN: 978750122110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钱其琛,1928年1月生于天津,江苏嘉定(现上海嘉定)人。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相当大学文化。 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1945年至1949年任上海《大公报》社职员并任上海地下党中学区委委员、男中学委委员,徐龙区学生区委副书记。1949年至1953年任上海市徐汇、长宁、杨浦区委委员,共青团徐汇、长宁、杨浦区委书记。1953年至1954年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研究员。1954年至1955年在苏联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至1963年任驻苏联使馆二秘、留学生处副主任、研究室主任。1963年至1966年任高教部留学生司处长、对外司副司长。1966年至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后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至1982年任驻苏联使馆参赞,驻几内亚大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1982年至198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委副书记。1988年至1991年任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7月至1995年12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主任。1995年12月至1997年7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主任委员。1997年9月当选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主任委员。2000年1月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第十三届至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7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2005年11月被授予蒙古国最高勋章——“北极星”勋章,以表彰他长期以来为发展蒙中关系所做的贡献。 通晓俄语、英语,略通法语。

内容简介:

钱其琛同志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深孚众望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他自上世纪中叶即投身中国外交事业,今年3月,他退休后,以半年时间把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珍集成册,将所见所闻所感和盘推出――“中苏关系正常化”、“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议”、“东京的‘葬礼外交’”、“飞往巴格达”、“黑云压城城不摧”、“通往汉城”、“从苏联到俄罗斯”、“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非洲情结”、“港澳回归”,事件的背景、独家披露的内幕、鲜为人知的细节、平实白描的笔调,使读者在领略外交家风采的同时,尽可把握上述历史时期的中国外交进程。书中还附有百幅照片,其中不少照片是初次发表,大为该书增色。 《外交十记》所揭示的十件外交大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页。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称赞该书“为我们清晰地勾画出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外交画卷”。

目录:

中苏关系正常化 柬埔寨问题的巴黎会议 飞往巴格达 东京的“葬礼外交” 通往汉城 黑云压城城不摧 从苏联到俄罗斯 非洲情结 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 港澳回归 附录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五篇演讲 经济全球化和其他 谈谈国际关系研究 当前国际形势的若干问题 “9・11”之后的美国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 外国人名索引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01:52:07
书虫君发表
《外交十记》不愧为外交家的杰作,钱其琛先生以其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亲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外交画卷。十个外交事件,件件都惊心动魄,既展现了中国外交的智慧与魄力,也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脚步。读罢此书,我对外交家的职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外交事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024-05-04 01:52:07
小文青发表
《外交十记》不只是一本外交回忆录,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读本。钱其琛先生用平实白描的语言,将十件重大外交事件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外交谈判的角逐、国际风云的变幻。透过这些事件,我看到了中国外交官的智慧、勇气和担当,也见证了共和国外交史上的辉煌篇章。
2024-05-04 01:52:07
老资深发表
作为一个资深外交工作者,我强烈推荐《外交十记》这本书。钱其琛同志作为外交战线的老前辈,他的回忆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书中所述的十件外交事件,都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外交的应对举措。这本书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更是外交工作者的必读书目。
2024-05-04 01:52:07
历史爱好者发表
从《外交十记》中,我看到了中国外交从弱到强、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历程。钱其琛同志亲历了这些重大事件,他的回忆录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历史见证。书中详实的资料和独家内幕,让我对中国外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敬佩我们的外交官们。
2024-05-04 01:52:07
好奇宝宝发表
《外交十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独特的视角。通过十件外交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中国外交的幕后故事。钱其琛先生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让我对外交这个神秘而重要的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