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作者简介:
邹谠1918年12月生于广州,广东大埔人。父亲邹鲁(海滨)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家及中山大学的筹创人和校长,母亲乃许素贞(剑魂)女士。邹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1946年就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主攻美国政治学,1951年获芝大博士学位;及后一直任教於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直到1988年退休。邹教授先后担任利文思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 邹谠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学者,出版了六部著作及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芝加哥大学1963年出版,中译本由王宁和周先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之危机》(1968,合编),《从1850年到今中国基层的政治领袖与社会变迁》(1981),《文化大革命与毛后改革》(1986),《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1994)等书。《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书更令其声名大噪,被誉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当年的最佳著作,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邹谠于1999年8月7日晚上7时30分(美国中西部时间)因心脏衰竭,逝世於芝加哥大学医院,享年八十。
内容简介:
本书以较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了美国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华政策及其失败的原因。是一本中美关系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
目录:
译者的话 序 前言 引言 追根寻源 第一章 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则与美国的中国政策的格局 第一部分 使中国成为大国 第二章 美国的观念与中国的现实 第三章 外交行动和军事战略 第四章 压力策略与有限地、但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盼政策 第二部分 以和平方式建立统一、民主的中国 第五章 中国的权力之争和美国政策的影响 第六章 美国对中国共产主义的印象和美国的政治传统 第七章 雅尔塔协定与和平统一中国的政策 第八章 赫尔利纲领逐步走向失败 第三部分 有限援助政策的局限性 第九章 马歇尔的对华政策--设计的过程与决策 第十章 马歇尔使命 第十一章 局部撤退、有限援助及放弃中国的决定(1947-1948年) 第十二章 摆脱和遏制(1949年1月-1950年6月) 第四部分 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 第十三章 朝鲜战争及共产主义中国以强国姿态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