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华夏边缘

华夏边缘

作者: 王明珂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4-01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80230043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责任职于中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主要从事于中国民族史、族群认同、历史与社会记、游牧社会及其历史研究。近十年来从事羌族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与族群现象的田野调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目录:

大陆简体版自序 序论 什么是中国人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九章 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中国人的边疆异族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一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二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4 06:17:56
清风拂叶发表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被《华夏边缘》这本书深深吸引。作者王明珂独辟蹊径,从边缘研究的角度解读华夏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中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让我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强烈推荐!
2024-05-04 06:17:56
博览群书发表
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可谓一部史学巨作。作者以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华夏民族边缘形成和变迁的宏大图景。通过对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的深度挖掘,作者阐明了资源竞争、历史记忆和失忆在华夏族群边缘塑造中的关键作用。这本书是华夏史研究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值得所有历史学者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一读。
2024-05-04 06:17:56
漫步历史发表
《华夏边缘》是一本颠覆传统史观的佳作。作者王明珂挑战了以往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史研究范式,将目光投向了华夏边缘。通过对不同边缘人群的历史记忆和失忆的考察,作者揭示了华夏民族的包容性和边界模糊性。这本书为我们理解华夏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细细品读。
2024-05-04 06:17:56
历史爱好者发表
《华夏边缘》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著作。王明珂教授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力和独到的视角,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华夏边缘的壮美画卷。书中对华夏族群边缘形成和变迁的深入分析,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2024-05-04 06:17:56
求知若渴发表
《华夏边缘》是一部颠覆我对中国历史认知的著作。作者王明珂以边缘视角切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华夏史观。通过对不同边缘人群的历史记忆和失忆的考察,作者揭示了华夏民族的内部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韧性有了新的理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