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

作者简介:
保罗·肯尼迪(1945-),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曾撰写和编辑过10本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目录:
出版说明 推荐序一 兴衰的秘密 推荐序二 最后的大国 前言 PART ONE 前工业社会 第一章 西方的兴起 一 明代中国 二 穆斯林世界 三 两个特例:日本和俄国 四 “欧洲的奇迹” 第二章 哈布斯堡家族争霸(1519-1659) 一 角逐的目标与纪年 二 实力与弱点 三 国际较量 四 战争、金钱和民族国家 第三章 金融革命 一 金融革命 二 地缘政治 三 赢得战争(1660-1763) 四 赢得战争(1763-1815) PART TWO 工业时代 第四章 工业化与力量对比(1815-1885) 一 欧洲之外 二 英国充当霸主? 三 “中等强国” 四 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国的衰落 五 内战与美国 六 德国的统一 七 结论 第五章 “中等强国”的危机(1885-1918) 一 世界均势的变动 二 大国的地位(1885-1914) 三 聪明与战争趋势(1890-1914) 四 总体战(1914-1918) 第六章 两极世界的来临(1919-1942) 一 战后国际秩序 二 战争策源地 三 法国与英国 四 幕后超级大国 五 无法避免的危机(1931-1942) PART THREE 当代和未来 第七章 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1843-1980) 一 “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 二 新的战略态势 三 冷战与第三世界 四 两极世界的解体 五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面对21世纪 一 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 平衡发展的中国 三 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 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 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 相对衰落的美国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