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猜想与反驳

猜想与反驳

作者: [英] 卡尔·波普尔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价格: 68.00元

ISBN: 978781083232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就科学哲学问题进行研究,作者论述了哲学问题的本质及其科学根源、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关于一种理性的传统理论等问题。

目录: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致谢 导 论 论知识和无知的来源 猜 想 1 科学:猜想和反驳 附录科学哲学的若干问题 2 哲学问题的本质及其科学根源 3 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 1.伽利略的科学和对它的新背叛 2.利害攸关的问题 3.第一种观点:终极的对本质的解释 4.第二种观点:理论是工具 5.对工具主义观点的批判 6.第三种观点:猜想、真理和实在 4 关于一种理性的传统理论 5 回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附录历史上的猜想和赫拉克利特论变化 6 谈贝克莱是马赫和爱因斯坦的先驱 7 康德的批判和宇宙学 1.康德和启蒙运动 2.康德的牛顿宇宙学 3.批判和宇宙学问题 4.空间和时间 5.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6.自主性原则 8 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地位 1.康德和经验逻辑 2.哲学理论的不可反驳性问题 9 逻辑演算和算术演算为什么可应用于实在 10 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增长 1.知识的增长:理论和问题 2.客观真理论:合乎事实 3.真理和内容:逼真性与或然性的对 4.背景知识和科学增长 5.知识增长的三个要求 附录 可能错误但形式上却高度或然的非经验陈述 反 驳 11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 1.引言 2.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卡尔纳普最早的无意义理论 4.卡尔纳普和科学语言 5.可检验性和意义 6.概率和归纳 12 语言和身一心问题 1.引言 2.语言的四种主要功能 3.一组命题 4.机器论证 5.命名的因果理论 6.相互作用 7.结论 13 身-心问题评注 14 日常语言中的自我涉及和意义 15 辩证法是什么? 1.对辩证法的解释 2.黑格尔的辩证法 3.黑格尔以后的辩证法 16 社会科学中的预测和预言 17 公众舆论和自由主义原则 1.公众舆论的神话 2.公众舆论的危险 3.自由主义原则:一组命题 4.关于自由讨论的自由主义理论 5.公众舆论的形式 6.一些实际问题:新闻审查和宣传垄断 7.政治事例简表 8.总结 18 乌托邦和暴力 19 我们时代的历史: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观点 20 人文主义和理性 补 遗 若干技术性的注释 1.经验内容 2.概率和检验的严格性 3.逼真性 4.数值的例子 5.人造语言对形式化语言 6.对逼真性的一个历史注释(1964) 7.对逼真性的进一步看法(1968) 8.对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尤其是对巴门尼德的进一步评注(1968) 9.前苏格拉底哲学:统一性还是新颖性?(1968) 10.由马克•吐温给出的一个反对天真经验主义的论据(1989) 箴言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新版说明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0 02:21:47
书虫小美发表
《猜想与反驳》是一本深刻而富有启发的哲学著作,它挑战了科学知识增长的传统观点。波普尔提出了一种基于猜想和反驳的科学方法,强调通过批判性检验来改进我们的理论。这本书为科学方法论和人类知识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见解,是哲学和科学领域必读的经典之作。
2024-06-20 02:21:47
思辨达人发表
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为科学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科学方法描述为一种不断提出和检验猜想的过程,强调检验、反驳和修改的重要性。这本书的清晰论述和深刻见解,使它成为任何对科学哲学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作。
2024-06-20 02:21:47
哲学爱好者发表
《猜想与反驳》是一本充满思想火花的书,它探索了科学知识增长的迷人世界。波普尔认为,科学不是建立在绝对真理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不断提出和批判性地检验猜想来逐步接近真理。这种反证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知识的扩展,为科学哲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4-06-20 02:21:47
求知若渴者发表
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提出了科学方法的创新观点。他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通过归纳获得的,而是通过不断提出和检验大胆的猜想的反驳过程来发展的。这本书挑战了传统科学观念,为科学哲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2024-06-20 02:21:47
科学探索者发表
《猜想与反驳》对科学哲学和人类知识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普尔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科学方法,强调猜想的提出和反驳在科学进步中的作用。这本书的深刻见解和清晰的论述,使其成为任何寻求理解科学本质的人的必读之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