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贝克特选集

贝克特选集

作者: (爱尔兰) 贝克特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22208462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年——1989年),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的作品大都反映二战前后西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其中的人物大多在意义缺失、孤独绝望的世界中苦苦挣扎。他的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无可名状的人》代表了贝克特小说创造的最高成就,在主题上完全上升到对荒诞的存在以及人的本质的形而上的探索。但让贝克特蛰声世界文坛的还是《等待戈多》。

内容简介:

本书收纳贝克特三部作品:《马龙之死》、《等待戈多》为余中先翻译,《终局》为赵家鹤翻译。

目录:

《贝克特选集》选了贝克特的《马龙之死》、《等待戈多》、《结局》。 《马龙之死》是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马龙之死》成功运用荒诞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真实的社会状况。它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使人们从麻木平庸,充满假象的生存状况中醒来,看到自己真实的生存状况。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1953年在巴黎上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多国上演,风靡西方剧坛。《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 《结局》亦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它揭示的主题是人的生存状态是荒诞的、痛苦的。全剧只有4个人物,4个人物都是病人。全剧唯一的动作就是仆人推着汉姆的轮椅在室内转动,汉姆把这叫做“周游世界”。整个场面都显得十分凄惨,剧中所有的人都处在绝望的痛苦中。剧名取为“结局”,这也是有其意义的。剧中的主人公汉姆说:“结局在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然而还在延伸。”戏剧结束并不意味着人生痛苦的完结,它还在延伸。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9 16:27:22
书中寻乐发表
贝克特选集,不愧为大师之作。他的文字荒诞而深刻,直击人性的荒谬与脆弱。读着读着,仿佛坠入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却在绝望中又感受到一丝希望。余中先和赵家鹤的翻译极好,将贝克特的语言神韵完美呈现,令人叹服。
2024-06-19 16:27:22
文海漫步发表
贝克特选集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书中的文字冷静克制,却蕴含着巨大的张力。贝克特对人性黑暗面的洞察力令人震撼,他笔下的人物挣扎在命运的荒诞中,却表现出惊人的韧性。这部选集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2024-06-19 16:27:22
云间漫步发表
贝克特选集是现代戏剧的里程碑,其荒诞风格深深影响了后世。书中的《等待戈多》和《终局》充满着荒谬和绝望,但贝克特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绝望中探讨着人类存在与意义。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杰作,值得每一个喜爱戏剧的人一读。
2024-06-19 16:27:22
星光闪烁发表
贝克特选集中的《马龙之死》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贝克特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一个濒临死亡之人内心世界的荒诞与孤独。读完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死亡的恐惧,关于人类存在的本质。
2024-06-19 16:27:22
知书达理发表
读贝克特选集,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荒诞与绝望的世界。贝克特用冷峻的笔触,刻画了挣扎在命运洪流中的人类。他们的对话毫无意义,他们的行动毫无目的,却在荒谬中透露出一种令人心酸的悲凉。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它让人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与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