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名士风流 II

名士风流 II

作者: (法)波伏瓦(BeauvoirS. D.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0

价格: 38.00

ISBN: 978753276354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译者:许钧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内容简介:

《名士风流(Ⅱ)》是西蒙娜·德·波伏瓦继《第二性》之后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的辉煌巨著,作者以遒劲有力的笔触,深刻展现了二次大战后法国知识界彷徨歧路、求索奋进的众生相。这里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专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哲学家…… 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深刻动人地描写了他们的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使本书成为观照那一时代知识分子心态与命运的一面镜子。

目录:

目录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文摘 “您不饿吗?” “饿。现在经您一提醒,我饿极了。”我说,继又快乐地补充道,“您知道的趣事真多。” “噢!要是我不了解,我就瞎编。”他说,“因为有兴趣看您听人说话。” 已经八点多了,时间流逝得真快。布洛甘领我到一家意大利餐馆吃晚餐。我一边吃着意大利馅饼,一边琢磨在他身边我为何感觉如此舒服。我对他毫不了解,然而他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这也许是因为他生活贫困,却无忧无虑的缘故吧。矫揉造作、附庸风雅、扭扭捏捏,这只会造成距离。每当布洛甘拉开或拉上穿在那件破旧的羊毛套衫外面的皮夹克,我便感觉到身边这一具躯体的冷与热,这是一具活生生的躯体,他的存在给人以信任感。他从来都是亲手擦拭自己的皮鞋:只要看看他的这双鞋子,就可对他的个人生活有所了解。当我们走出意大利馅饼餐馆时,他挽起我的胳膊,怕我在结了薄冰的地面上滑倒。顷刻间,我感到他的热情是多么亲切。 “哎!我总得领您看看芝加哥的几个地方吧。”他对我说。 我们坐进了一家杂耍歌舞表演厅,看着一些女人伴着音乐脱去衣服,继又在一个黑人小舞厅里听了爵士乐,然后来到一家像是夜晚收容所似的酒吧喝了酒。布洛甘什么人都认识:表演厅那位手腕上刺了花纹的钢琴手,舞厅那位黑人小号手,酒吧里的流浪汉、黑人和老妓女。他邀请他们跟我们同坐一桌,逗他们说话,满脸幸福的神情凝望着我,因为他看得出我玩得很开心。当我俩又来到街上时,我激动地说: “感谢您让我度过了美利坚之行最好的一个夜晚。” “我还有许多别的东西想让你开开眼界!”布洛甘说。 黑夜结束了,黎明就要来临,芝加哥城就要永远离去,然而架空铁道的铁轨遮住了我们眼前那个已经开始侵蚀蓝天的圆点。布洛甘挽着我的手臂。黑黑的桥拱在我们身前身后无限地延伸,仿佛感到它们已经将整个地球团团围住,我们将永久地这样走下去。我说: “一天,太短暂了。我得再来。” “再来吧。”布洛甘说,接着声音急促地补充道,“我不愿去想从今往后再也见不到您的面。” 我们继续默默地走,一直来到出租汽车站。当他把脸凑近我的脸庞时,我禁不住把头往边上一扭,可我嘴上感觉到了他的呼吸。 几个小时后,在列车上,我一边尽量集中精力去读布洛甘的小说,一边暗暗责备自己:“都这么大年纪了,真荒唐!”可是,我的嘴仍然那么狂热,犹如一位未婚的处女。我从来只是和跟我睡过觉的男人接吻。当我回味着这一仅仅是个影子的吻时,我似乎感到就要激起大脑深处那炽热的爱的回忆。“我一定要再来。”我打定了主意,暗暗对自己说。可我紧接着想到:“这又有何用?我们还得再次分离,到了那一次,我就再也没有勇气说‘我一定要再来’了。不,还是立即停止亲近为好。” 我并没有惋惜芝加哥之行。我很快明白了毫无结果的友情和分离时微不足道的痛苦正是旅行乐趣的组成部分。我干干脆脆,把讨厌的人一概排斥在外,只接触让我高兴的朋友。大家整个下午在一起漫步,整个晚上在一起喝酒、交谈,然后便各奔东西,一生再也不能相见,对此谁也不感到惋惜。生活是多么轻松!没有憾事,没有义务,我的一举一动都无关紧要,谁也不求我帮助出主意,我也无拘无束,任自己为所欲为。在新奥尔良,我在一家院子里畅怀痛饮代基里酒,过后,一出门便乘上了飞机飞往佛罗里达。在林奇堡,我租了一辆小车,整整八天里,我驾车在弗吉尼亚州的红土地上到处兜风。回到纽约后,在整个逗留期间,我几乎没有阖眼睡觉,我四处游逛,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戴维斯夫妇建议我陪他们去哈特福德,两个小时后我便跟他们坐上了小车:能在一幢美丽的乡村别墅度过几天,这是多么意想不到的美事啊!这是一座十分漂亮的木屋,洁白的颜色油光闪亮,到处开着小巧玲珑的窗户。默利娅姆是搞雕塑的,女儿在学跳舞,儿子在写一些谁也读不懂的诗篇。诗人三十多岁,长着一张娃娃脸、两只忧伤的大眼睛和一只迷人的鼻子。第一天晚上,南希一边向我倾诉她内心的忧伤,一边玩着帮我穿上了一件宽松的墨西哥礼服,把我的头发松开,披散在肩头。“您为什么不总是这样梳妆?”菲利普对我说,“好像您故意要变老似的。”他拉着我跳舞,一直跳到深夜。为了让他高兴,继后的几天里,我继续打扮得像个年轻女子。我完全理解他为何向我献殷勤。我来自巴黎,而且我的年纪和他少年时期心目中的默利娅姆一般大。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感动了。他为我组织舞会,邀请我参加鸡尾酒会,用吉他给我弹奏十分美妙的牧童曲,领着我漫游古老的清教徒村寨。在我启程的前夕,我们等别人走后,继续留在起居室里,一边饮着威士忌,一边听着唱片。他以遗憾的声调对我说: “我在纽约没有更好地了解您,多么遗憾啊!我该多么高兴在纽约城里和您一起出门漫步!” “还会见面的。”我说,“再过十天我又要回到纽约,您到时也许会在那儿吧。” “我不管怎样都可以去那儿。给我打电话。”他神情严肃地望着我说。P9-11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9 06:55:26
文坛酔客发表
塞壬的妙音穿过历史的烽火,在名士风流的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奏响着不同的旋律。波伏瓦用她犀利的笔触,剖析着他们的灵魂深处,将那份在彷徨中求索的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度探索,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2024-06-19 06:55:26
书海拾珠发表
《名士风流Ⅱ》仿佛一幅广阔的画卷,波伏瓦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了战后知识分子的众生相。作者没有拘泥于个人经历,而是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时代脉搏,刻画出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坚守,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令人深省的历史。
2024-06-19 06:55:26
夜半读书郎发表
这本书是我见过的对知识分子命运最深刻的刻画。波伏瓦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笔触,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挣扎与彷徨。这里有执着梦想的作家,也有陷入虚无的哲学家。他们的故事汇聚成一曲悲壮的交响曲,让人读来心潮起伏。
2024-06-19 06:55:26
阅尽书香发表
《名士风流Ⅱ》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佳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深刻展现了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漂泊、沉浮、挣扎的一生。波伏瓦的笔下有着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既冷静客观,又充满悲天悯人情怀。
2024-06-19 06:55:26
书痴发表
波伏瓦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名士风流Ⅱ》再一次证明了她的非凡才华。她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个知识分子的鲜明形象,他们或坚持理想,或沉沦堕落,但都真实而感人。这部作品是一部时代之书,也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深刻反思。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