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双色图文经典 (全24册)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双色图文经典 (全24册)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

价格: 10.00元

ISBN: 978780606671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赵蕤 (ruǐ)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 公元742年)。赵蕤读百家书,博于韬略,长于经世。由于他出生在木融合、大统一、大团结的“开元盛世”,缺乏战国时期那种人分裂,大动乱、人辩论的政治环境,加上他视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所以采取了“夫妇隐操,不应辟召”的处世态度。 他自幼好帝王之学,“博学韬衿,长于经世”,并且“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因此闻名于当世。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大诗人李白对他极为推崇,曾经跟随他学习帝王学和纵横术,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赵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李白师承赵蕤的儒家风范、道家思想和豪侠性格,青胜于兰,如虎添翼。 赵蕤的生平事迹,刘煦的《旧唐书》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皆未立传。唯北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和清代纪晓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他的事迹有简历和传略可查。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 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对象,就每一部名著而言,除个别是全译外,绝大多数是选译;即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目录:

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双色图文经典》这套丛书重复使用一个ISBN号,该页面暂时代表该丛书的24本书分别是《古诗》、《智囊》、《山海经》、《贞观政要》、《孝经》、《诗经》、《正经》、《楚辞》、《坛经》、《太平广记》、《弟子规》、《梦溪笔谈》、《元曲三百首》、《寓言故事》、《典故故事》、《唐宋八大家文选》、《龙文鞭影》、《忍经 劝忍百箴》、《劝忍百箴》、《反经》、《声律启蒙》、《颜氏家训》、《忠经》、《金刚经》--豆瓣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9 05:35:52
红尘行者发表
历经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精神。这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双色图文经典》精选了我国古代各领域的代表著作,以古籍今译的形式,让我们轻松领略经典之美。书中的译文既准确传神,又通俗易懂,为我们揭开了中华文化宝库的厚重一页。
2024-06-19 05:35:52
岁月静好发表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是一座通往历史与文化的桥梁。它将古代圣贤的思想精华提炼出来,让现代人也能领略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书中的双色图文设计,不仅美观赏心悦目,还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理解方式,使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有趣。
2024-06-19 05:35:52
书香漫溢发表
这套文库以其独特的内容选取和译注形式,让我这个古文苦手也能轻松踏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从经史子集到科技地理,每一部著作都仿佛是一扇窗,带我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学与智慧。这套书不仅是一件文化瑰宝,更是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必备之选。
2024-06-19 05:35:52
心有凌云志发表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为我打开了探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另一扇大门。这套书不仅涵盖了古代各领域的经典著作,还以精辟的译注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经典中的思想精髓。它不仅是一套值得珍藏的书籍,更是一部中华文化启蒙的必读之作。
2024-06-19 05:35:52
静水流深发表
这套丛书宛如一缕文化清风,拂过我的心灵。它用双色图文的方式,将古老的经典著作焕发新的生命力。每一页书香中,都蕴含着华夏儿女的智慧结晶,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肃然起敬。读罢此书,心中多了几分文化自豪感,也对传承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使命感。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