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

作者: 张岱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50803930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包括《陶庵梦忆》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西湖梦寻》五卷,追记往日西湖之胜,以寄亡明遗老故国哀思。其中虽有袭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旧文处,但张岱在记录西湖胜景上自具慧眼,远远超过了《西湖游览志》。作者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在七十二则记事中,有不少有关寺院兴废之事,可以给研究佛教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从散文创作看,张岱处在晚明时期,深受“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影响。但又能兼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在《琅嬛诗集自序》中说:“余少喜文长,遂学文长诗。因中郎喜文长,而并学喜文长之中郎诗。文长、中郎以前无学也。后喜钟、谭诗,复欲学钟、谭诗,而鹿鹿无暇。……予乃始知自悔,举向所为似文长者悉烧之,而涤胃刮肠,非钟、谭则一字不敢置笔。刻苦十年,乃向所为学钟、谭者又复不似。”公安三袁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又主张“幽情单绪,孤行静寄”,即作品要有含蓄幽深之美,要有作家的个性精神。张岱在创作中融合了这两派的长处,所以成为晚明散文方面最为突出的人物。他的散文清新秀丽,情趣盎然,精雕细琢而无斧凿之痕,具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像《陶庵梦忆》中的一百余篇小品文,短的只有百余字,长的五六百字,生动活泼,各具特色,《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西湖香市》、《柳敬亭说书》、《烟雨楼》等篇,都已是脍炙人口的绝妙文章。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2 13:45:22
书香雅苑发表
《陶庵梦忆》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明代的社会风俗民情展现在世人眼前。作者张岱文笔细腻,将日常琐事写得趣味盎然,令人身临其境,领略到那个时代独有的风雅与繁华。
2024-05-02 13:45:22
古籍爱好者发表
《西湖梦寻》不仅是杭州景色的记录,更是作者怀乡思旧之作。张岱用优美的文笔追忆往昔,勾勒出一幅幅故国江南的画卷,其中饱含着深沉的乡愁与家国之思。
2024-05-02 13:45:22
文学青年发表
张岱的散文风格独特,有公安派的风流蕴藉,也有竟陵派的情趣幽深。在《陶庵梦忆》中,他将两者融合得恰到好处,用清丽的语言描绘出世间的万千景象,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02 13:45:22
历史学者发表
《陶庵梦忆》作为一部重要的社会史料,为研究明代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作者对民俗、风情、人物的细致刻画,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变迁和百态人生。
2024-05-02 13:45:22
文化评论家发表
《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中的瑰宝,它既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神韵,又融入了作者的个人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景观。其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可估量。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