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艺术与视知觉

艺术与视知觉

作者: (美)阿恩海姆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3

价格: 29.00

ISBN: 978722003958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鲁道夫·阿思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电影作为艺术》、《艺术心理学新论》、《熵与艺术》等。 滕守尧,1945年生,山东人,曾先后就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兼职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审美心理描述》、《艺术社会学描述》、《中国怀疑论传统》、《文化的边缘》、《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道与中国文化》等14部,美学译著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7部,文学译著8部

内容简介:

《艺术与视知觉》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1章 平衡 1 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 2 知觉力剖析 3 当同一个正文形中有两个圆面出现的时候 4 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 5 为什么需要平衡 6 重力 7 方向 8 各种类型的平衡图式 9 顶与底 10 左与右 11 平衡与人类心理 12 平衡必须传达意义 13 坐在椅子上的塞尚夫人 第2章 形状 1 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工具的视觉 2 捕捉事物的本质 3 知觉概念 4 什么是形状 5 以往经验的作用 6 对形状的观看 7 简化 8 造成简化的条件 9 物理简化 10 有关简化的试验 11 整平与尖锐 12 一种生理学理论 13 为什么眼睛能看清真相? 14 艺术中的分离 15 什么是部分 16 组合原则 17 艺术中的实例 18 结构骨架 第3章 形式 1 定向的改变 2 倒立的物体 3 投影 4 立休的视觉概念 5 如何选取最佳方面 6 埃及人采用的方法 7 透视缩短 8 重叠 9 重叠法的好处何在 10 平面与深度的相互作用 …… 第4章 发展 第5章 空间 第6章 光线 第7章 色彩 第8章 运动 第9章 张力 第10章 表现 回顾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8 21:04:44
轩浩发表
《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著作,阿恩海姆通过对感知和视觉体验的细致分析,为理解艺术和设计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框架。阅读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视觉感知的复杂性和艺术创作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见解。
2024-06-18 21:04:44
静雅发表
初读《艺术与视知觉》时,我感觉犹如踏入了一片充满新奇与奥秘的领域。阿恩海姆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一层层剥开艺术的本质,揭示了视觉感知在艺术表现中的关键作用。这本书让我对艺术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官体验,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心理和认知机制。
2024-06-18 21:04:44
孤云发表
《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颠覆性的杰作。阿恩海姆挑战了传统的艺术理论,将重点转移到了感知的主观体验上。通过深入探讨视觉形式和结构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这本书为理解艺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无论是艺术家、设计师还是艺术爱好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启发。
2024-06-18 21:04:44
若溪发表
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是一份视觉盛宴,通过大量的插图和引人入胜的文字,将艺术感知的微妙之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打破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深入探讨了视觉、心理和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是一本艺术理论的经典著作,也是一本探索人类感知奥秘的开创性作品。
2024-06-18 21:04:44
翔宇发表
《艺术与视知觉》是一部永恒的艺术理论巨著。阿恩海姆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洞察力,从基本视觉原理的角度出发,阐释了艺术创造的本质。这本书为理解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对于任何希望深入艺术世界的探索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