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

作者: [奥] 弗洛伊德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价格: 39.80元

ISBN: 978780579721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著名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商人中学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医,并加入了著名生理学家吕布克的生理研究中心进行神经细胞组织研究大学毕业后,又和神经病学家沙可尔和生理学家布鲁尔有过合作,并逐步走上心理学精神分析的道路1905年,写出《性学三论》和《机智和潜意识的关系》,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人类性欲发展的规律1912年发表《图腾和禁忌》一书,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人类学、文化史和宗教学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学的著作还有《自我和原我》、《文明及其不满》、《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等。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引论》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过失心理学作者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原理和抑制的学说,接着用潜意识原理和抑制理论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过失或失误现象这些现象包括日误、笔误、读误、耳误、突然遗忘、误放误取以及失落等现象作者从这些现象出发,进一步探讨了其心理根源,从中发掘了潜意识的存在,并表明了抑制功能的存在在潜意识和抑制的基础上,指出这些过失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是两种不同意向相互作用和相互牵制的结果,过失就是两种相互冲突的意向的一种调解。 第二部分主要集中于对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指出,梦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或躯体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现象梦是有意义的事,但这种意义不是显现于表面的,而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梦是这种潜意识的改装的代替物,人们通过自由联想的方法可以分析和推论出做梦者的内心世界和隐伏在梦背后的木原意念梦有保护睡眠的功能,它的产生是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引起的:一是人类要睡眠,一是人类要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刺激梦在木质上是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体验梦的荒诞和难以理解是因为它以一种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梦的这种化装是对不道德和不被人们所接受的潜意识欲望和冲动压制和时时检查的结果虽然梦对潜意识的出现有一种检查的机制,但它毕竟还是对其潜意识欲望具有一种象征作用梦的化装有压缩、移置、变思想为视像几种方式梦对人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它通过把思想变成幻觉的形式,使人们达到欲望的满足,极大地排泄了人们心中的不良倾向与欲望要求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精神病症进行精神分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精神分析的基木理论和方法弗洛伊德指出,精神病症状的精神分析意义在于与病人生活的关系,这些症状都是起源于潜意识的精神历程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原理在于把儿是属于潜意识范围内的病源都归入意识的领域之内他提出人的意识系统是分层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系统的精神兴奋必须通过精神主体的考察才能进入前意识系统,然后必须再经过意识的注意,才能最终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那些不能进入前意识系统的精神兴奋就是被压抑的,压抑的作用者就是主体—自我弗洛伊德还认为,被压抑的欲望就是性欲,神经病症就是性的满足的代替这里的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性,在精神分析学里,性被称为“力比多”,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婴儿的性生活是从吸乳开始的,以后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儿童以父母为对象的选择倾向称为“俄底浦斯情结”,具体表现是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依恋母亲到了青春期,“力比多”就导致孩子摆脱父母,去寻找新的性对象弗洛伊德认为,治疗精神病的工作在于解放“力比多”,使其摆脱对先前的迷恋,而以自我为中心,从而消除不良症状。

目录:

原序第一篇 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过失心理学 第三讲 过失心理学(续) 第四讲 过失心理学(续完)第二篇 梦 第五讲 初步的研究及其困难 第六讲 初步的假说与释梦的技术 第七讲 梦的显在内容与潜在思想 第八讲 儿童的梦 第九讲 梦的检查作用 第十讲 梦的象征作用 第十一讲 梦的运作 第十二讲 梦的实例及分析 第十三讲 梦的原始性质与幼稚性 第十四讲 愿望的满足 第十五讲 疑问的各点与批评的观察第三篇 精神病症通论 第十六讲 精神分析与精神医学 第十七讲 症状的意义 第十八讲 创伤的执著:潜意识 第十九讲 阻抗作用与潜抑作用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第二十一讲 原欲的发展与性爱的组织 第二十二讲 发展与退化作用的观点——病因论 第二十三讲 症状形成的过程 第二十四讲 普通的神经质 第二十五讲 焦虑 第二十六讲 原欲论与自恋症 第二十七讲 感情转移 第二十八讲 精神分析治疗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8 04:59:45
书海漫游者发表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一书,精辟地阐述了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思想。弗洛伊德通过对潜意识、梦境和精神病症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类心理世界的复杂性和未知领域。书中对各种心理现象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024-06-18 04:59:45
心智探索者发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宛如一扇通往潜意识世界的大门。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通过对梦境的解读,揭示了人类心智深处隐藏的欲望和冲突。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存在争议,但其对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和影响不可磨灭。
2024-06-18 04:59:45
心理求索者发表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是一部跨时代的作品。弗洛伊德的过失心理学、梦的解析以及精神病症分析,开创了心理学的新纪元。他揭示了潜意识和压抑在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启发了后世无数的研究者。尽管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已被修正,但其思想的精髓仍留存于世,继续引领着我们对人类心智的探索。
2024-06-18 04:59:45
心智之光发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人类心智最隐秘的角落。他以独到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将潜意识、梦境和精神病症等看似神秘的领域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思想宝库,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024-06-18 04:59:45
潜意识探秘者发表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石。他通过对潜意识的深入探索,阐明了其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弗洛伊德揭示了潜意识中压抑的欲望和冲动,以及它们对我们梦境、日常行为和精神病症的影响。本书是一部经典之作,必将令所有对人类心智感兴趣的人受益匪浅。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