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作者: 杨炳菁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51170014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杨炳菁:1972年11月生于天津。200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从目前国内外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尝试结合宏观与微观视角,分析村上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在梳理后现代语境中村上春树的成长及整体创作的基础上,将其重要作品放到村上文学的整体脉络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揭示村上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后现代特征以及艺术手法上的突破。 目录 : 中国“70后”的村上春树论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村上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本书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创作 第一节 村上春树的成长与日本后现代语境的形成 一、爱读书的关西少年 二、经营爵士乐酒吧的青年 第二节 作家村上春树 一、洗练的“都市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创作 二、从“不介入”到“介入”——第二个十年的创作 三、寻求责任与拯救——进入新千年的创作 第三节 翻译家村上春树 一、作为爱好的翻译 二、翻译与创作 小结 第二章 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与艺术突破 第一节 村上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书写历史的欲望 三、自我主题的承继 第二节 村上小说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叙事变革 一、二分法与日本现代文学的叙事传统 二、“话语”的叙事变革 三、“故事”的叙事变革 小结 第三章 自我的形象化与他者化 第一节 在形象中探寻自我——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一、从“失败之作”到探寻自我的鸿篇巨制 二、自我认识的多元化 三、自我形象化的延伸 第二节 向他者投射自我——论《挪威的森林》 一、从“森高羊低”看《挪威的森林》的特殊性 二、在他者的投影中找寻自我 小结 第四章 历史的桥梁化与隐喻化 第一节 历史的桥梁作用——论《奇鸟行状录》 一、连带感与自我主题的深化 二、诺门罕战役的桥梁作用 三、绵谷升——历史与现实的交集点 第二节 历史的隐喻作用——论《海边的卡夫卡》 一、小森阳一的“精读” 二、隐喻——解读《海边的卡夫卡》的钥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目录:

中国“70后”的村上春树论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村上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本书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创作 第一节 村上春树的成长与日本后现代语境的形成 一、爱读书的关西少年 二、经营爵士乐酒吧的青年 第二节 作家村上春树 一、洗练的“都市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创作 二、从“不介入”到“介入”——第二个十年的创作 三、寻求责任与拯救——进入新千年的创作 第三节 翻译家村上春树 一、作为爱好的翻译 二、翻译与创作 小结 第二章 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与艺术突破 第一节 村上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书写历史的欲望 三、自我主题的承继 第二节 村上小说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叙事变革 一、二分法与日本现代文学的叙事传统 二、“话语”的叙事变革 三、“故事”的叙事变革 小结 第三章 自我的形象化与他者化 第一节 在形象中探寻自我——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一、从“失败之作”到探寻自我的鸿篇巨制 二、自我认识的多元化 三、自我形象化的延伸 第二节 向他者投射自我——论《挪威的森林》 一、从“森高羊低”看《挪威的森林》的特殊性 二、在他者的投影中找寻自我 小结 第四章 历史的桥梁化与隐喻化 第一节 历史的桥梁作用——论《奇鸟行状录》 一、连带感与自我主题的深化 二、诺门罕战役的桥梁作用 三、绵谷升——历史与现实的交集点 第二节 历史的隐喻作用——论《海边的卡夫卡》 一、小森阳一的“精读” 二、隐喻——解读《海边的卡夫卡》的钥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2 00:33:51
雨中漫步发表
村上春树的小说总是带着一种令人着迷的虚无感,就好像我们徘徊在存在与虚无之间。杨炳菁教授从后现代语境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村上文学的思想内核和艺术表现,让我对村上春树的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对后现代性、自我与他者、历史与现实等主题的探讨,启发我思考当代文学中的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
2024-05-02 00:33:51
书海泛舟发表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是一本难得的村上春树研究专著。杨教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到的见解,从后现代理论的视角切入,全面阐述了村上春树后现代小说的思想内涵和美学特征。他将村上春树的作品与日本现代文学传统以及西方后现代思潮相联系,深入解读了村上春树对日本现代文学叙事模式的颠覆与创新。
2024-05-02 00:33:51
文思泉涌发表
后现代的都市丛林中,村上春树的小说就像一股清泉,洗涤着我们的心灵。杨炳菁教授从村上春树的成长经历、翻译实践和主要作品入手,抽丝剥茧般地分析了村上小说中后现代特征的体现。他对村上春树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和对自我、他者、历史的思考的解读,让我对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024-05-02 00:33:51
知书达理发表
杨炳菁教授的《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以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理论为基础,对村上春树的小说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书中对村上春树后现代小说的思想内涵、艺术形式和创新意义进行了全面阐释,尤其对村上小说中自我身份的探寻、历史叙事的变革和语言游戏的应用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2024-05-02 00:33:51
墨香四溢发表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案例分析,开辟了村上春树研究的新视角。杨炳菁教授从后现代主义哲学出发,挖掘了村上春树小说中对存在、虚无、时间的思考,以及对现代性、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的反思。他通过深入辨析村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揭示了村上春树后现代小说的独特性和深层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