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爱弥儿(上卷)

爱弥儿(上卷)

作者: 卢梭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5-1

价格: 27.20

ISBN: 978710712096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本书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爱弥儿,或论教育》,系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在经济上,封建贵族和僧侣们拥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财政税收大权,残酷剥削和掠夺第三等级,特别是广大工农劳苦大众。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种无权状况了。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但是应该指出,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目录:

卢梭和他的《爱弥儿》 原序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录 1 爱弥儿和苏菲 2 卢梭生平和著作年表 3 译名对照表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7 17:10:46
书虫发表
《爱弥儿》是卢梭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探讨,强调自然、理性与自由的重要性。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尊重他们的天性,顺应其生长规律。本书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值得所有父母和教育者参考。
2024-06-17 17:10:46
爱读书发表
作为一个教育学的里程碑,《爱弥儿》对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卢梭主张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既尊重他们的天性和兴趣,又引导他们认识世界。书中关于自然教育、感官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思想,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2024-06-17 17:10:46
深思者发表
《爱弥儿》不仅仅是一本教育学著作,更是一份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反思。卢梭对专制体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批判,深刻揭露了压抑人性发展的弊端。他强调自由、平等和友爱,主张打破等级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书中的思想对启蒙运动和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6-17 17:10:46
知识分子发表
《爱弥儿》是一部思想性深刻、文笔优美的著作。卢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教育和成长的故事。书中对儿童学习与成长的规律性认识,至今仍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2024-06-17 17:10:46
教育家发表
作为一位教育实践家,《爱弥儿》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方法论和理念指导。卢梭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儿童发展的主体性,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模式。他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