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i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勒庞早年在巴黎学医,且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游历欧洲、北非和亚洲,写了多本有关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著作。1870年起在巴黎行医,于1884年开始研究大众心理学,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注重研究民族特点与种族特性,尤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著称。勒庞认为“民族的精神”或“种族灵魂”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任何一个民族、种族或一种文明都有民族精神,即他们有共同的感情、利益和相似的思维方式。 勒庞的一生著述颇丰,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多部著作。《乌合之众》于1895年出版,此书颠覆了人们对大众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一上市就引发了大众心理研究热潮,更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全球发行,是经久不衰的经典畅销书。
内容简介: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内容简介:古斯塔夫·勒庞生活的年代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令他对于大众心理与群体力量的观察格外精辟。勒庞发现:群体行为特征独特,与个体单独的行为模式完全不同。群体在组织化的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观念和想法会趋向一致,他们的自我个性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的群体心理。独立的个体受到刺激时,理性会遏制他冲动行事,但是成为群体一员后,他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大众的心理毫无理性可言,他们是一群疯狂、冲动、偏执、盲目、狂热、易被鼓动的无意识庸众——即乌合之众。
目录:
导论\1 第一卷 群体心理的普遍特征 第一章 群体的普遍特征\3 从心理学角度看群体的构成 \ 3 群体心理的共同特征 \ 6 群体受无意识本能支配\8 群体降低个人责任感 \ 10 群体人易因情绪传染而从众 \ 11 群体人易因接受暗示而从众 \13 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16 群体是一切文明的创造者\ 19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观和道德观\21 群体是感情的傀儡、刺激因素的奴隶\ 21 群体的感情与情绪极端化 \24 群体冲动易变\25 群体无法认知障碍 \27 群体漫游在无意识领地,极易接受暗示\28 没有真相的历史 \38 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 41 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43 群体道德的两个极端 \49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57 群体只接受简单明了的观念\ 57 群体用形象思考,只会把表现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 \ 62 形象最能刺激群体的想象力 \63 群体永远需要宗教与偶像 \ 68 第二卷 群体的观点和信念 第一章 群体观点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79 群体的观点和信念的基础\ 79 种族因素决定群体心理特征 \80 传统因素构成群体心理共同特征 \ 81 时间是唯一的造物主 \ 83 政治和典章制度反映群体心理需求 \ 85 教育制造无产阶级大军 \ 88 第二章 群体信仰和观点中的直接因素\97 直接刺激群体信念的五大因素 \ 97 形象、词语和套话刺激群体想象力 \ 98 幻觉——群体需要希望和幻想\ 103 经验是真理传播的唯一手段\ 105 群体是毫无理性的无机物 \106 第三章 群体的从众与领袖的说服手法\ 111 领袖都是偏执狂 \ 111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 118 声望 \124 第四章 群体的信仰和观点的变化范围\ 141 牢固的信念 \141 群体意见的多变 \146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类型与其特点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155 两大群体类别\155 异质性群体 \ 157 异质性群体的特征 \158 同质性群体 \ 159 第二章 犯罪群体\ 161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161 犯罪动机\162 群体犯罪的历史 \ 163 犯罪群体的一般特征 \165 第三章 刑事陪审团\170 陪审团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 \170 陪审团也是感情的奴隶\172 控制陪审团先取悦群体中的灵魂人物 \ 175 第四章 选民群体\ 178 如何说服选民群体\178 用套话刺激选民想象力\180 选民群体缺乏理性 \ 181 选举制度的必要性 \ 184 选举结果反映种族意识需求 \ 185 第五章 议会\ 188 议会的基本特征 \ 188 议而不决,议会缺决断力\190 议会群体受声望支配 \192 夸张恐惧信息、重复许诺对选民的情感支配 \ 194 议会群体易丧失自我意识\ 198 议会制度的必要性与其弊端 \ 201 结语:文明的循环 \205 民族与文明的诞生与繁荣 \205 民族与文明的殒落 \ 2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