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活着的理由

活着的理由

作者: 钱理群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54950012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钱理群,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与鲁迅相遇》、《钱理群讲学录》、《我的精神自传》等。

内容简介:

《活着的理由》乃钱理群先生最新一本“退思录”。钱先生保持了其一贯的思考方式及思考力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其“搅动灵魂”主题的发展,既是对严峻现实的正视,又有超越现实的思考。因此,《活着的理由》的文章集中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活着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学术的问题”,而贯穿其中的却是两个关键词:“活着”与“承担”。“活着”讲现实的生命“存在”:存在的理由、根基、危机等等;“承担”,则是追寻存在的“意义”,从历史经验中提升出的既旧又新的生命存在方式,即所谓对自我、事业和社会的“三承担”。而在这背后,又有着关于以“价值重建”为核心的“文化重建(学术重建,教育重建,等等)”和“生活重建”的思考。

目录:

辑一:“活着”的问题 活着的理由 小城故事:动乱年代活着的根基 这才是合格的、真正的教师 作为思想者的教师 活着的危机: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活法”问题: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有这样一位农村教师 辑二:教育问题 中小学教师之爱:“亦师亦母(父)”之爱 名校者,有名师也 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保卫童年 请关注打工子弟老师的权利和生命成长 认真总结二十世纪中国中学教育的经验 辑三:学术问题 构建“能承担实际历史重负的强韧历史观” 有承担的学者,有承担的学术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学术生态 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共同困境 应该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游民问题 如何回顾那段革命历史? 底层言说的价值,自我警戒和边界意识 全球化背景下的鲁迅研究呼唤新的想象力 全球现代汉语文学:我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史想象 学术坚守与宽容 防止学术研究中的极端化思维 学术研究的雄心及其他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7 15:27:36
书虫少女发表
《活着的理由》是一本沉甸甸的书,细读下来,它仿佛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生命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钱理群先生用他睿智的目光和犀利的笔触,直面生命的本质,拷问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他提出的“三承担”理念,让我深受触动,反思自身在自我、事业和社会中应尽的责任。
2024-06-17 15:27:36
深思者发表
《活着的理由》是一部思想的盛宴,每一篇文章都如同一次灵魂的叩问。钱理群先生博古通今,纵横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深入剖析教育、学术和社会中的弊端,探寻生命的真正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内心深处被唤醒,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4-06-17 15:27:36
理想青年发表
钱理群先生的《活着的理由》是一部充满激情的著作。它既是对现实的无情揭露,也是对理想的热切追求。书中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钱先生提出的“价值重建”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2024-06-17 15:27:36
人生旅人发表
《活着的理由》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它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钱理群先生从个人经历出发,切入教育、学术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深刻剖析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找到了更多活着的理由。
2024-06-17 15:27:36
文化追寻者发表
钱理群的《活着的理由》是一部重要的文化论著。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放眼世界,探寻现代中国文化重建的路径。钱先生提出了“学术重建”和“教育重建”的理念,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