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

作者: 陈世联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价格: 42.00元

ISBN: 978750047032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主要内容:儿童社会化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社会化的问题成为如此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儿童社会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我们认为,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需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与教育学等跨学科出发开展研究,如此方能寻求到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方法。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儿童在特定文化和社环境中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习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以及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社会化是儿童和社会文化之间互相作用的沟通过程,也是文化认同的过程。从儿童社会化的这一内涵中可以看出,单从任何一学科去实施研究,都可能走向狭隘与偏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儿童社会化:文化的视角 第一节 大写的人:儿童是什么 一 自然人:儿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二 活动的人:儿童是一种活动的存在 三 未知的人:儿童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四 社会人:儿童是一种社会的存在 五 文化人:儿童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第二节 儿童的社会化:儿童何以成为人 一 多学科视阈下的儿童社会化内涵解读 二 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三 他律与自律,儿童社会化的教化与内化功能 第三节 社会规范: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一 社会规范的概念界定 二 社会规范的类型和功能 第四节 文化:儿童社会化的内核 一 文化的内涵 二 儿童与文化:文化特质的获得 三 文化认同:儿童社会化的本质 第五节 儿童社会化困境:一种辩证分析 一 社会文化转型与文化认同危机 二 社会化偏差与失败 三 不完全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 四 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第六节 儿童社会化研究:以多元文化为价值取向 一 文化和文化学取向为儿童社会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 基于多元文化情境下的儿童社会化研究 三 多元民族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民族风俗习惯:教化与内化功能 第一节 民族习俗:功能及其分类 一 民族习俗 二 民族习俗的分类 三 民族习俗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民族习俗:多样性的文化生态 一 各美其美:习俗因差异而呈现生机与美丽 二 美人之美: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民族习俗观 第三节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陶冶与制约 一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认知 二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情感 三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行为 第三章 民族信仰:个体化与社会化功能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深层形式:宗教与信仰 一 宗教:一种特殊的文化 二 信仰:文化的深层次形态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与信仰:多元与趋同 一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 二 美美与共: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的趋同性 三 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 第四章 民族文学艺术:文化传承与文化模塑 第五章 家庭教育:早期社会化与互向社会化 第六章 学校教育:主文化与亚文化 第七章 同伴群体:模仿与同化 第八章 传播媒体:一个多元文化的空间 第九章 民族互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 参考书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