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

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

作者: 张小玲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4月

价格: 25.00元

ISBN: 978730115104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具体细致的文本分析为依托展开论述,通过对夏目漱石整个文学探索生涯的梳理,认为其从早期《文学论》开始的对文学共性的追求,到其后“写生文”文体的创新、对前近代式“叙述者”的坚持,以至晚年提出“则天去私”,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文”的轨迹。并进一步通过“文”及“文化身份”等关键词的链接深入揭示了文学者夏目漱石的文化意义,即对于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学近现代化之路的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关于文化身份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观 第二节 民族国家、知识分子与文化身份 第三节  日本近代文化身份的探索与近代文学的成立 第二章 “文”对二元对立的超越 第一节 汉文学和英文学的对立 第二节 从“场”到语言的主体性 第三节 “文”与“道德” 第三章 文体学意义上的“文” 第一节 夏目漱石的“写生文” 第二节 “美”与“真”的结合——兼谈“美文”与“写生文”的关联 第三节 从《草枕》看夏目漱石“写生文”观的特质——兼对清水孝纯论文提出质疑 第四章 “文”与“叙述” 第一节 在“前近代”和“近代”之间——试论夏目漱石前期作品中的叙述者地位 第二节 “叙述”与“近代的自我” ——从《道草》的叙述者谈起 附何为“近代的自我” 第五章 生存论意义上的“文” 第一节 夏目漱石基本精神结构的形成 第二节 “则天去私”的内涵——夏目漱石晚年精神世界解析 第三节 投向“满洲”的视线——夏目漱石对近代中国的认识 第六章 “文”的内涵与轨迹 第一节 “文”与隐喻 第二节 主体·文·现代性 附录一 日语的起源 附录二 世纪国学者的“声音中心主义” 附录三 “文”的谱系——从江户到近代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4-30 22:00:39
晨曦微露发表
这部作品以文化研究为视角,细致地分析了夏目漱石的文学生涯,揭示了其对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深入探究了漱石对文学共性的追求、对写生文体创新的探索,以及对“则天去私”理念的提出,阐释了漱石文学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2024-04-30 22:00:39
漫步书香发表
作为一部文化研究著作,本书不仅对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更将目光投向了其所处的近代日本文化语境中。通过对文化身份的探讨,作者揭示了漱石作为知识分子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义,为我们理解漱石文学及其对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4-30 22:00:39
浮生若梦发表
这本书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切入,以夏目漱石的文学历程为线索,全面阐述了漱石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贡献。作者通过扎实的文本解读和理论分析,论证了漱石文学超越二元对立、追求写生文体、坚守叙述者地位的独特之处,揭示了漱石文学中蕴含的“文”的内涵及其对日本近代文化身份建构的意义。
2024-04-30 22:00:39
书卷香发表
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是一部具有跨学科特色的研究著作,作者将文学、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理论融入其中,对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书中不仅分析了漱石作品中“文”的超越性、主观性、叙述性,还探讨了其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义,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2024-04-30 22:00:39
墨香染翰发表
本书深入探究了夏目漱石文学创作与近代日本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从文化研究的视角阐述了漱石对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作者通过对漱石文学中“文”的内涵、轨迹的剖析,揭示了漱石超越二元对立、追求写生文体、坚守叙述者地位的独特之处,为理解漱石文学及其对日本近代文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