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

作者: 陈其泰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价格: 48.00元

ISBN: 978730307227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研究方法多样而新颖,发展阶段清楚,高峰迭现。本书系首次对于这一重要学术领域作系统的梳理、深层次的开掘,并从中西学术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学的说明和理论的总结,标志着对20世纪学术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作者认真地紬绎了数以百计的有关20世纪考证学者有价值的论著,重新审视了大量的有关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20世纪历史考证学形成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地位;同时,首次做到将1949年以后中国台湾、香港历史考证学名家置于20世纪中 国史学研究的总题目下进行考察,评述了劳榦、严耕望、饶宗颐、张光直的贡献;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内涵和时代特征进行阐释,并论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全书资料翔实,分析缜密,论断精辟,结构严谨,是关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的形成 第一节 乾嘉学术奠定的基础 第二节 四大新史料发现的刺激 第三节 新史学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第四节 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 第二章 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历史考证的重大成就 第一节 王国维历史考证的卓越贡献 第二节 陈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 第三节 陈垣:宗教史与文献学的宝贵建树 第三章 胡适、顾颉刚、傅斯年历史考证的理论和风格 第一节 胡适与历史考证 第二节 顾颉刚疑古辨伪的主要成果 第三节 傅斯年的史料学观点和古史考证 第四章 新历史考证学在断代史和专史领域的成就 第一节 孟森、吕思勉和岑仲勉 第二节 钱穆和汤用彤 第五章 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新历史考证学的进展 第一节 徐旭生和陈梦家 第二节 徐中舒、唐长孺和谭其骧 第六章 1949年以后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历史考证学的进展 第一节 劳榦和严耕望 第二节 饶宗頣和张光直 第七章 新历史考证学的方法思考和论思考 第一节 新历史考证学的方法论思考 第二节 新历史考证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及其展望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5 02:21:43
书海畅游者发表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是一部颇具开创性的学术著作,陈其泰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的发展历程,对王国维、陈寅恪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令人钦佩。
2024-06-15 02:21:43
历史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部权威性著作,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理解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陈其泰先生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内涵和时代特征进行了阐释,让我们对历史研究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24-06-15 02:21:43
学术求索者发表
本书的亮点之一是首次将1949年以后中国台湾、香港历史考证学名家置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总题目下进行考察,评述了劳榦、严耕望等人的贡献。这一举措弥补了以往学术研究的空白,为我们全面了解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4-06-15 02:21:43
知识探索者发表
陈其泰先生的文笔流畅而严谨,娓娓道来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的发展历程,仿佛带我们亲历那段学术风云际会的岁月。本书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值得每一位对中国历史学感兴趣的读者细细品读。
2024-06-15 02:21:43
学术新锐发表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是一座学术宝库,作者陈其泰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目光,为我们揭示了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征。本书的问世,必将对历史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