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样式中,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最大、成果最显著的,是现代新诗;而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比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潮更持久、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新诗坛,它同时满足了中国新诗反叛传统和加入世界潮流的双重要求。 本书从诗歌史及诗歌美学两个层面对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作了系统梳理和评说:以史为线索,贯穿诗学个案及专题:论说纵横捭阖,颇有学术刨见。通过交叉互补的立体结构,较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提供了一个研究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文本。 中国新诗现代化运动是由现实主义诗潮、浪漫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共同推动的,但最有力最深刻的推动力量是现代主义诗潮。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演进是由诗歌和诗学相互呼应推动的,诗歌与诗学的曲折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在建国以前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纯诗化到现代化的历程。 五四前后的新诗,大体就是初期白话诗和浪漫自由诗的一统天下,其主流诗学是白话一自由诗学。真正在理论和创作上对初期白话诗反拨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新月诗人。新月试派显示了纯诗化的趋向,但还没有真正在诗坛的地位。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中期,纯诗化终于汇成壮阔的河流,成为诗坛的主要倾向。1930年代以前的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运动实际上是一场趋向现代化的纯诗运动。到了1930年代后期,纯诗运动充分显露出缺陷。九叶诗派是“一群自觉的现代化主义者”,而七月派也“不自觉地走向了诗的现代化的道路”,两个诗人群都在趋向诗的综合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主义新诗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的纯诗化阶段,在初期象征派那儿重视的是横移。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就是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目录: 绪论 从纯诗化到现代化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批评家评述 闻一多:中国现代诗学的开启者 穆木天、王独清:中国纯诗运运的先驱者 梁宗岱:纯诗理论的探求者 朱自清:现代解诗学的建设者 冯文炳:新诗现代品格的诠说者 李健吾:现代诗学批评的实践者 袁可嘉:精心构建新诗现代化的理论 唐湜:学潜把握新诗现代化的精魂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专题研究 找一种诗的思维术 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现代主义诗学范畴的中国诠释 新诗戏剧化的特征和类型 中国新诗流派与西方现代诗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目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