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作者: 刘梦溪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价格: 40.00元

ISBN: 978780211131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刘梦溪,一九四一年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一九九六)、《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九九九)、《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一九九七)、《学术思想与人物》(二○○四)、《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二○○四)、《陈寅恪与红楼梦》(二○○六)等,及研究陈寅恪、马一浮的专题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之作。近百年来,一直为专家学者所研究和分析。但《红楼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红学作为一种职业,她的盛世恐怕是过去了,百年红学已经极尽了学术之盛。国内的红学名家有新作的很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红楼梦》研究的伪考证之风趁虚而入。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对《红楼梦》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是红学研究上的重要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贵,也最不易得。学问文章亦复如是,见知于当代,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文化史上一些典范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密码,由谁来完成这样的作品,接收群体中谁能成为当时或后世的真正“知音”,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角色固茫然若无所知,历史也无法预设。不只是知识和学养的问题,对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尤其重要,甚至还需要“有缘”。 红学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因此小说《红楼梦》自然是红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否则红学的“红”字就落空了。研究曹雪芹,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准确、更深刻、更丰富地理解《红楼梦》。

目录:

题序 第一章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引子 上篇“遥望长安花雾隔,百年谁覆烂柯棋” 下篇“百年顿尽追怀里,一夜难为怨别人” 第二章 《红楼梦》与红学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 红学的超学科特点 《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 红学与中国文艺学 具有典范意义的学科 第三章 红学与曹学 曹学的缘起 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独特性 曹寅的历史地位 雍正夺嫡和曹家的败落 曹頫被抄家原因之我见 新材料暴露出来的矛盾 第四章 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 胡适和俞平伯:历史考证与文学考证 考证派红学集大成者周汝昌 吴恩裕和吴世昌的贡献 考证派红学的大会战 危机中的生机 红学考证的范围及不平衡性 第五章 索隐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 …… 第六章 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 第七章 红学观念与红学方法的冲突 第八章 拥挤的红学世界 第九章 红学呓语 第十章 百年红学说索隐 后记 红学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4 23:35:23
月下听风发表
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书,是一本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的著作,也是红学研究上的重要参考文献。书中,刘先生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结合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红楼梦》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分析,为我们理解《红楼梦》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6-14 23:35:23
烟雨蒙蒙发表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是一本关于红学的著作,作者刘梦溪先生对《红楼梦》的研究十分深入,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书中,刘先生不仅对《红楼梦》的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还将《红楼梦》置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探索《红楼梦》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复杂关系。
2024-06-14 23:35:23
孤灯残影发表
作为红学研究领域的大家,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书可谓是集其毕生研究之大成。书中,刘先生以《红楼梦》为切入点,纵览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变迁,对《红楼梦》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释,为我们理解《红楼梦》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06-14 23:35:23
落花有意发表
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书,视野开阔,立意深远。书中,刘先生不仅对《红楼梦》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还将《红楼梦》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探索《红楼梦》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复杂关系,为我们理解《红楼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2024-06-14 23:35:23
流水无情发表
作为红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书可谓是红学研究的扛鼎之作。书中,刘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对《红楼梦》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为我们理解《红楼梦》提供了新的启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