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入山与出塞

入山与出塞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6月

价格: 118.00

ISBN: 978750101413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入山与出塞》一书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於二〇〇四年出版的论文选集,除了〈自序〉与〈后记〉外,全书共收录了二十九篇文章,分为「写在前面的话」,「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国铜器研究」与「读书偶记」八大部分,探讨的课题牵涉广泛且丰富多元.文章内容多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等研究取径,重新审视中国上古史中,所谓「中国文化」或「华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轨迹. 本书名为《入山与出塞》,开宗明义即表明作者欲从「入山」与「出塞」两个角度出发,解释中国上古文明演变的特色.在全书首篇〈入山与出塞〉一文中,作者大略叙述他近来关注的两个研究课题:中国古代的祭祀遗址,以及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页3,10).前者(入山)强调中国在上古时代,早已发展出自身独树一格的文明特色;后者(出塞)则论述远古时期中外(华夏与蛮夷,中原与境外,东方与西方)交通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方式则是考察出土文物的型制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从中寻绎外来文化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自序 一、写在前面的话 人山与出塞 说“祭坛”和“祭祀坑” 二、翁仲研究 翁仲考 读《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三、有翼神兽研究 论中国的有翼神兽 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 狮子与中西文化的交流 说中国古代的镇墓兽,兼及何家村银盘上的怪鸟纹和宋陵石屏 四、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 楚汉墓葬中的帛画和中国壁画墓的起源 跋石板村“式图”镜 跋中山王墓出土的六博棋局 说汉阳陵“罗经石”遗址的建筑设计 五、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 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应属辟兵图 湖北荆门“兵避太岁”戈 琉璃阁铜壶上的神物图像 《琉璃阁铜壶上的神物图像》补遗 六、浙川楚墓研究 “楚叔之孙翎”究竟是谁 再论淅川下寺楚墓 化子瑚与淅川楚墓 七、楚国铜器研究 关于铜器分类的思考 论楚国铜器的类型 楚鼎图说 八、读书偶记 滦平营坊村出土的兽面石人 三件有趣的茧形壶 说匮 王莽虎符石匮调查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上的文字和动物图案 中国的水陆攻战图和亚述的水陆攻战图 格鲁吉亚青铜带饰上的鸟首羽人.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4 20:20:05
书香漫语发表
《入山与出塞》是一部考古学领域的佳作,李零教授以丰富的考古发现为基础,结合历史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对中国上古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书中提出的“入山与出塞”这一框架,既有针对性,又具有启发性,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6-14 20:20:05
博古通今发表
李零先生的《入山与出塞》是一部学术深度与可读性兼具的著作。书中对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等课题的探讨,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文章内容既有考古遗物的细致考证,也有理论层面的深入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上古文明的宝贵视角。
2024-06-14 20:20:05
历史爱好者发表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入山与出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读物。李零教授以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知识,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从祭祀遗址到出土文物,从本土文化到外来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新颖观点,发人深省,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提供了新的思路。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