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文人论政

文人论政

作者: 李金铨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56337753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李金铨 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讲座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首任会长。已出版7本英文著作以及8本中文著作,发表60余篇英文论文。

内容简介: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运民生,其三部曲是启蒙、革命与追求国家现代化。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报人活跃其间,传播新知,激励民气,鞭笞腐恶,探索前途,凝合了中国士大夫传统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成一种鲜明的“文人论政”风格,蔚为现代中国的一道壮丽风景。 本书以现代中国著名报刊为主体,结合历史与新闻、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追索并烛照一系列思想史、政治史、新闻史问题,诸如:民国时期的报刊如何成为自由理想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有何成就与限制?国民政府如何管制报刊言论?自由报刊的宗旨和报人的观念为何?各类报刊采取什么实践模式?其盛衰荣枯的原因何在?在这个过程当中知识分子扮演什么角色,遭遇了哪些困境又如何突破?本书作者均系海峡两岸相关问题的资深专家,提出的分析与思考殊值琢磨。

目录:

序言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 民初陈独秀与胡适的自由民主理念 《新青年》“通信”栏与五四时期社会、文化的互动 胡适与《努力周报》的创办 《独立评论》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命名” “强有力的中心舆论”——《独立评论》的社会影响 抗战前知识分子在自由理念上的分歧——以《独立评论》主要撰稿人为中心的分析 《益世报》与“九一八”后的宪政运动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1921-1926 抗战时期国民党策划的学人办报 《观察》:自由主义视域中的平等观念 从“不完全党报”到“完全党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再审视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由“侍从”在侧到“异议”于外——试论《自由中国》与国民党机器的合与分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3 17:43:44
潇湘夜雨发表
《文人论政》是一本历史厚重、思想精湛的著作。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从海峡两岸的报刊史料中钩沉索隐,揭示了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的渊源、发展、困境和突破,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新闻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本书既有宏观的史论叙述,也有微观的个案分析,论述深入浅出,史料详实丰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
2024-06-13 17:43:44
清风明月发表
读《文人论政》,如同漫步在民国报刊的浩瀚海洋中,聆听着思想巨匠们的慷慨激昂。书中生动地描绘了自由报刊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博弈,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困境与抉择。作者对报人的观念、报刊的实践模式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人深思。
2024-06-13 17:43:44
花间一壶酒发表
《文人论政》一书,以独到的视角解读了民国时期的报刊史。通过对各大报刊的影响力、宗旨、实践模式的梳理,作者揭示了文人论政在现代中国形成的深厚渊源和鲜明风格。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思想启示录,它为我们重新思考新闻自由、知识分子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024-06-13 17:43:44
烟雨江南发表
《文人论政》以严谨的史料考证为基础,以流畅的文笔叙述,为我们呈现了民国时期报刊与政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通过对著名报刊的深入分析,探寻了自由报刊的兴衰荣枯,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的复杂角色。这是一本思想深刻、史料翔实的著作,为理解中国现代思想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24-06-13 17:43:44
淡水微澜发表
在《文人论政》一书中,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和深厚的史学功底,深入探讨了民国时期报刊在中国的启蒙、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揭示了文人论政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和影响,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