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母语诗学纲要

母语诗学纲要

作者: 李震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

价格: 12.80元

ISBN: 978780628491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李震,1963年生于陕西,1990年毕业于西南师大(今西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0年开始从事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化的批评、研究和教学工作,累计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一百多万字。主要论著有:《母语诗学纲要》、《中国当代西部诗潮论》及《语言的神话》、《神话写作与反神话写作》等,曾主持完成陕西省政府课题“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心理障碍研究”。现为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内容简介:

出身于西南师大中国新诗研究所的李震,最终没有成长为该所所长吕进先生模子下的“部件”,反而以更大的叛逆背离他的导师。一九九二年他出版《当代西部诗歌诗潮论》,属于小试牛刀。同期的《诗符号论》、《神话写作与反神话写作》才是重头戏。 《诗符号论》树立动态本体观:真正的诗歌本体是一个不断被发现、不断被认识、不断被展开的动态结构。它是一种虚幻的所指,分属于不同动态序列的各个阶段和层次,有着内在结构的潜在文本。有论者称动态本体论观是一次“致命的总结”。诗歌符号学是李震诗歌批评的主要理论表述领域,他摆脱语言沦为套用工具的惯性,挖掘诗符号三种功能,在诗歌语言学上达到一定的理论造诣。 《神话写作与反神话写作》,全面清算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价值观和悲剧美学,倡导另一条“人的能指化”途径。即反神话写作——“由美向真、由病态的崇高向健康的快乐、由悲剧向喜剧、由假设向实在、由书面经典式的口语向活的口语过渡,而这些,正是诗歌的艺术精神加入并照亮工商业时代的可能的途径。”(15) 在此积累基础上,二○○二年李震顺藤摸瓜完成《母语诗学纲要》,该著首次对“母语”做出全新的阐释:母语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祖国语言”,而是指人类最早从大自然中习得的、并用以命名了大自然的语言,因而母语是一个种族童年的乡音,是种族无意识的存在形式。当代诗歌的写作是诗人在“异国他乡”对母语境况的不断回返和重临。他指证汉语是一种先天具备诗性特质的母语。其命名方式决定了汉语意象化、空间化的诗意构成方式,和静观——顿悟的诗意审美方式。它在当代汉语诗歌写作中呈现为:立足于解构语言的文化负荷的元语言写作、努力寻找母语的当代形式的口语写作,以及带有某些原生形态写作的倾向。 进而,李震通过精彩的个样追踪描述(李亚伟、于坚、王小妮、严力、胡宽、伊沙、非非诗歌)细致地对母语诗学做出佐证。 李震是属于悟性与理性结合的那类人,逻辑的思辨穿梭于直觉的丛林中,生命的律动感应着并扩张理论言说的表现力。《母语诗学纲要》,展示了李震对诗学体系(建立在语种意义上的语言诗学)的雏形向往和理论原创追求,这在当代诗学已属不小成绩。李震尚有提升空间,而要成就大气候,李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仲义 语)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3 08:22:09
落葉紛飛发表
《母语诗学纲要》是一本原创性极强的诗学著作,李震对母语和汉语诗歌写作的独特见解,让我大开眼界。他认为母语是种族童年时期的乡音,并深入分析了汉语的意象化和空间化诗意构成方式,以及静观——顿悟的诗意审美方式。这些论述不仅为我理解中国古典诗歌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我自己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2024-06-13 08:22:09
流水潺潺发表
《母语诗学纲要》是一部诗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著作,李震以独到的视角探索了母语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汉语是一种先天具备诗性特质的语言,并通过对李亚伟、于坚等当代诗人的作品分析,佐证了他的理论观点。李震的论述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诗歌语言的认识,也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