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作者: 理查德·桑内特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价格: 45.00元

ISBN: 978753274590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社会与文化理论教授,以及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教授,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福柯有过合作关系。他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他的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他在学术生涯中因其突出贡献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内容简介: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3 05:28:11
朗月星河发表
《公共人的衰落》一书道出了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式微的本质。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社会公共化进程中自我迷恋的负面影响,令人深思。同时,桑内特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精辟解读,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视角。
2024-06-13 05:28:11
知了鸣夏发表
这本书揭示了现代公共生活的困境,让我意识到自我专注和社会疏离的严重性。桑内特通过对城市空间、建筑和社交活动的深入探讨,清晰地勾勒出公共生活衰落的根源。读完后,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如何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24-06-13 05:28:11
微风拂柳发表
作为公共生活理论的经典之作,《公共人的衰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著称。作者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文学、艺术和社会阶层的分析,揭示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微妙的关系。桑内特的文字既有深邃的思想性,又兼具流畅易读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2024-06-13 05:28:11
海棠花开发表
《公共人的衰落》是一本发人深省的著作。桑内特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中公共空间的缺失,并以其严谨的论证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公共生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书中提出的观点对我们理解城市发展、社会治理和公共参与等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024-06-13 05:28:11
书海漫游发表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公共人的衰落》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桑内特对城市空间、社会交往和个人角色的深入考察,让我重新审视了公共生活的定义和内涵。他的理论框架为我理解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