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作者: 弗洛伊德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价格: 26.80元

ISBN: 978751460437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后又赴南锡观察A.A.利博尔和H.伯恩海姆催眠疗法,更深信神经病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的。1892年左右,他发现催眠的效能不能持久,就改用他所特创的精神分析治疗法,借以挖掘忘记了观念或欲望。1897年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 主要著作有《梦的释义》、《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此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等。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讲述弗洛伊德对现代心理学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提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与疗法。但具体说来,这类理论及相应疗法会涉及各式各样的心理或行为的主题,比如梦、记忆、各种原始欲望、本能、自残倾向等等。

目录:

第一章 专名的遗忘 第二章 遗忘外国语词 第三章 名字和语词次序的遗忘 第四章 儿时记忆与有所隐藏的记忆 第五章 口误 第六章 阅读和写作中的错误 第七章 印象与决断的遗忘 第八章 错误实施的行为 第九章 “症状性行为”与“偶发行为” 第十章 “错误” 第十一章 复合过错行为 第十二章 宿命论、机会主义和迷信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