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听音乐(插图第6版)

听音乐(插图第6版)

作者: 罗杰·凯密恩(Roger Kamien)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6

价格: 78.00元

ISBN: 978750628711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罗杰•凯密恩(Roger Kamien,1934— ),国际著名音乐教育家和钢琴演奏家,巴黎出生的美国人。普林斯顿大学音乐学博士。先后任教于亨特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曾于1957-1959年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在巴黎研究18世纪音乐,并于1983年担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祖宾•梅塔音乐教授。曾师从二十世纪伟大的钢琴哲学大师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并作为活跃的钢琴演奏家,受邀在全美和欧洲演出。他还是享有广泛声誉的《诺顿乐谱集》系列的编辑之一,并是《贝多芬论坛》、《音乐季刊》等杂志的主要撰稿人。本书是凯密恩教授的毕生杰作。 中文译介团队: 总召集人、著名钢琴演奏家陈美鸾女士为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演奏博士,曾师从海内外多位顶级演奏家,现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 审阅者王美珠女士为德国洪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与音乐学研究所教授。 三位译者均出身名校:洪崇焜,耶鲁大学作曲博士,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理论与作曲副教授;黄瑞芬,纽约朱丽娅音乐学院硕士,台北爱乐电台古典音乐节目主持人;杨湘玲,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硕士,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博士。

内容简介:

作为一部多次再版的古典与现代音乐教科书,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作者首先介绍了掌握音乐的一些基本乐理与技巧,并通过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诸音乐要素加以解读。继而以第二至第六部分梳理了自中世纪至21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与一般音乐史作品不同,本书作者将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色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在对音乐家与社会之关系的解读中,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大师及其佳作一一闪耀登场。非西方音乐将在第七部分与读者见面,我们将在爵士乐、美国音乐剧和摇滚乐等20世纪音乐史的演变中,了解黑非洲音乐、印度古典音乐等非西方音乐对音乐史的独特贡献。 贯穿全书的“聆赏要点”与“声乐导聆”是本书最大的特色,配合本书专赠的CD,读者可通过对音乐的配器、力度、旋律变化、音响特质的说明以及对歌词内容的解读,达到真正的“理解”音乐。

目录:

陈佐湟序 如何开始欣赏古典音乐 余志刚序 让音乐在生活中飞翔 前言 第一部分 要素 第一节 声音:音高、力度和音色 音高:声音的高低 力度 音色 聆赏要点、声乐导聆和声音的屙性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第二幕 聆赏要点 艾灵顿和他的爵士乐团,《C-Jam蓝调》 聆赏要点 第二节 表演的媒介:人声和乐器 人声 乐器 弦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 键盘乐器 电子乐器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入门》 聆赏要点 第三节 节奏 拍点 节拍 重音和切分音 速度 第四节 记谱法 记录音高 记录节奏 记录无声安静(休止符) 记录拍子 总谱 第五节 旋律 第六节 和声 和谐与不和谐 三和弦 分解和弦(琶音) 肖邦,《e小调钢琴前奏曲》 展演观点:钢琴家罗杰·凯密恩演奏 肖邦e小调前奏曲 聆赏要点 第七节 调式 大调音阶 小调音阶 调号 半音阶 转调 主调 第八节 音乐织体 单声部音乐织体 复调音乐织体 主调音乐织体 改变织体 比才,《法郎多舞曲》 聆赏要点 第九节 乐曲形式 建立乐曲形式的技巧 反复 对比 变奏 乐曲形式的种类 三段式曲式:A B A 柴可夫斯基,《牧笛之舞》 聆赏要点 两段式曲式:A B 贝多芬,《第七号bE大调乡村舞曲》 聆赏要点 聆听乐曲形式 第十节 音乐风格 第二部分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节 中世纪音乐(450—1450) 格里高利圣歌 教会调式 《哈利路亚:我们看到他的荣耀》 声乐导聆 希尔德加德·凡·宾根,《继承者》 声乐导聆 中世纪世俗音乐 埃斯坦比 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奥尔加农 巴黎圣母院乐派:有量节奏 14世纪音乐:法国的“新艺术” 马修 马修,《自从被你遗忘》 声乐导聆 《圣母弥撒曲》 展演观点:指挥家安得鲁·帕洛特指挥马修的《圣母弥撒曲》之羔羊颂 声乐导聆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450—1600)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色 歌词与音乐 织体 节奏与旋律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 德普瑞与文艺复兴时期经文歌 德普瑞,《万福玛利亚……圣母玛利亚》 声乐导聆 帕勒斯特利纳与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 《教皇马尔塞鲁斯弥撒曲》 声乐导聆 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 声乐: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 威尔克斯,《当女灶神维斯塔下山时》 声乐导聆 器乐 帕萨梅佐舞曲与嘉拉德舞曲 第三部分 巴洛克时期 第一节 巴洛克音乐(1600—1750) 巴洛克音乐的特色 情绪的一致性 节奏 旋律 力度 织体 和弦与通奏低音 歌词与音乐 巴洛克乐团 巴洛克时期的乐曲形式 第二节 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社会地位 第三节 大协奏曲与反复曲式 巴赫,《D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 聆赏要点 第四节 赋格曲 巴赫,《g小调管风琴赋格曲》 聆赏要点 第五节 歌剧的要素 第六节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第七节 克劳迪·蒙特威尔第 《奥菲欧》 声乐导聆 第八节 亨利·普赛尔 固定低音 《获朵和埃涅阿斯》 声乐导聆 第九节 巴洛克奏鸣曲 柯雷利,《a小调第十号三重奏鸣曲》 第十节 安东尼·维瓦尔第 《春》 聆赏要点 展演观点;小提琴家兼指挥家珍妮 拉蒙演奏与指挥维瓦尔第的《春》协奏曲 第十一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赫的音乐 第十二节 巴洛克组曲 巴赫,《D大调第三号组曲》 第十三节 圣歌与教会康塔塔 教会康塔塔 巴赫:《醒来吧,一个声音在呼唤》 声乐导聆 声乐导聆 第十四节 清唱剧 第十五节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 亨德尔的音乐 《弥赛亚》 声乐导聆 声乐导聆 第四部分 古典时期 第一节 古典风格(1750—1820) 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色 情绪的对比 节奏 织体 旋律 力度与钢琴 通奏低音的消失 古典时期的管弦乐团 古典曲式 第二节 古典时期的作曲家、赞助者和群 众 维也纳 第三节 奏鸣曲式 呈示部 发展部 再现部 尾声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聆赏要点 第四节 主题与变奏曲式 海顿,《G大调第94号交响曲》(惊愕) 聆赏要点 第五节 小步舞曲与中段 莫扎特,《小夜曲》 聆赏要点 第六节 回旋曲式 贝多芬,《c小调弦乐四重奏》 聆赏要点 第七节 古典交响曲 第八节 古典协奏曲 第九节 古典室内乐 第十节 约瑟夫·海顿 海顿的音乐 《bE大调小号协奏曲》 第十一节 沃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 莫扎特的音乐 《唐·璜》 声乐导聆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A大调第23号钢琴协奏曲》 聆赏要点 展演观点:钢琴家慕里·普莱亚演奏并指挥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第一乐章 第十二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的音乐 《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 《c小调第五交响曲》 聆赏要点 聆赏要点 第五部分 浪漫时期 第六部分 20世纪及其后 第七部分 非西方音乐 重要词汇 CD曲目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弦犹在耳《听音乐》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2 23:45:46
书香雅苑发表
《听音乐》一书既是一本音乐入门读本,又是一部简明音乐史。作者采用独特的视角,将乐理知识、音乐欣赏技巧与音乐史的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呈现了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提升音乐素养,还能领略不同时期和风格的音乐魅力,以及西方音乐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密切联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附赠的CD,让读者可以边读边听,真正地领略音乐之美。
2024-06-12 23:45:46
琴弦共鸣发表
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是一本内容渊博、行文流畅的音乐教科书。作者以其深厚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读者构建了一幅完整的音乐历史画卷。从古典到现代,从西方到非西方,本书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带领我们领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将音乐分析与历史背景巧妙结合,让我们不仅能欣赏音乐,更能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对于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而言,《听音乐》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
2024-06-12 23:45:46
音符律动发表
《听音乐》一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将音乐理论与赏析有机结合。作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乐理知识和音乐史,带领读者从基础到精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入音乐的世界。书中丰富的图片和音像资料,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尤其是附赠的CD,更是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聆听音乐,加深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听音乐》无疑是一本极好的入门教科书,而对于资深音乐爱好者而言,它也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
2024-06-12 23:45:46
乐理世界发表
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是一本既严谨又通俗的音乐理论著作。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例证,为读者揭示了音乐的奥秘。从乐理要素到作曲技法,从和声分析到配器学,《听音乐》一书涵盖了音乐理论的方方面面。作者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范例,让读者能够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的音乐欣赏中去。对于音乐理论学习者和作曲家而言,《听音乐》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2024-06-12 23:45:46
乐坛风云发表
《听音乐》是一部站在时代前沿的音乐史著作。作者以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将西方音乐史与非西方音乐史融为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世界音乐图景。作者深入挖掘了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渊源和关联,让人们意识到音乐的共通性和多样性。同时,作者还关注了音乐大师在历史中的作用,通过对他们的生平和作品的分析,让人们领略大师风采,理解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听音乐》一书堪称是一部音乐史的百科全书,值得所有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细读和珍藏。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