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龙筋凤髓判

龙筋凤髓判

作者: (唐)张鷟,田涛、郭成伟 校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

价格: 20.00

ISBN: 978756201388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今河北省深县)人,幼年“聪警绝伦,书无不览”。唐初贞观年间生人,高宗李治调露初年,即公元680年,考取进士及第。后因“对策尤工”,首选考功员外郎。据《新唐书·百官志》载: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为唐朝尚书省吏部考功司副职长官。辅佐正职长官考功郎中,“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掌握外官课考,课考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进等有赏退等有罚。至开元二十四年科举考试移属礼部前,考功员外郎一直成为科举主考官员。由于张鷟博采群书,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一入仕途,便显现出杰出的行政司法方面的才能。以至謇味道称之为“如此生,天下无双矣!” 以后,张鷟调任岐王府参军,凡应对“下笔成章”,“词高文苑等科”,他“凡应八举,皆登甲科”,因工作成绩显著,先授长安尉,又迁鸿胪丞,在参加吏部对在职官吏的铨试时,张鷟“凡四恭选判,荣为铨府(吏部)之最”。成为当时律学精湛而又出类拔萃的官员。主持铨试的吏部员外郎员半千曾对人说:“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而当时各界名流都非常倚重,称为“青钱学士”。以其字值千金,下笔如有神。 值得一提的是,张鷟具有丰富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经验。他在任南阳县尉时,还智断失驴案,并为仓督冯忱洗冤,将盗卖官粟吕元绳之以法。 正因张鷟才高遭忌,加之他本人性格“偏躁”,得罪权臣,又被御史弹劾,坐贬岭南。后因刑部尚书李日知据理奏论,使张鷟得以移于近处。开元中期,入为刑部司门员外郎主持审判复核工作,后卒于任上。

内容简介:

张鷟成就《龙筋凤髓判》,得益他博学多才,律师学功底深厚。同时他又有丰富的阅历和司法实践经验,从封建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有深切的体验,故能对书中的每一条判例内容,都能引经据典,从律学的高度加以阐释,对每一案例所包含的刑罚适用原则都能明晰地加以说明;对每项案件的裁决,都提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判决意见。当然,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角度,从对封建纲常礼教的原则出发,来审视每一个案例,难免有偏颇之处。但这毕竟是历史的局限。并不妨碍人们从他编撰的《龙筋凤髓判》中,看到它完善唐朝法律制度,丰富中华法系内容的光彩夺目的一面。并不妨碍后世人民对这位距今一千一百多年前的才华横溢的律学家所拥有的崇敬之情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12 19:06:27
烟雨濛濛发表
《龙筋凤髓判》以其独到的见解和详实的史料,为我们了解唐代法律制度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书中每一案例都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法律原则,令人折服。
2024-06-12 19:06:27
落叶知秋发表
《龙筋凤髓判》洋溢着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其对于完善唐代法律制度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张鷟作为一名博学多才的律学家,以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这部著作,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法学文献。
2024-06-12 19:06:27
瀚海星尘发表
翻开《龙筋凤髓判》,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唐代那个法治昌盛的时代。张鷟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笔力,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娓娓道来,既展现了唐代法律的严谨与森严,也透露出封建社会中伦理与司法之间的微妙关系。
2024-06-12 19:06:27
书生墨客发表
作为一部历史悠久的法学著作,《龙筋凤髓判》不仅是一部法律文献,更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宝贵史料。张鷟通过一个个生动详实的案例,让我们窥见唐代司法实践的方方面面,领略到盛唐时期法律与社会发展的独特风貌。
2024-06-12 19:06:27
执笔问心发表
《龙筋凤髓判》的出现,标志着唐代律学体系的集大成。张鷟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唐律疏议的精髓融汇贯通,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法学体系。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唐代法律制度和中国法学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