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论剽窃

论剽窃

作者: [美] 理查德·波斯纳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价格: 19.00元

ISBN: 978730116230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理查德·波斯纳,先后以最优生和年级第一名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1959)和哈佛大学法学院(1962)。曾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助理、联邦政府律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68)、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1969)和讲座教授。1981年出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至今(1993~2000年任首席法官),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 波斯纳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同时也是“法律与文学”和实用主义法学的领军人物。他的著作众多,辐射广泛,有所谓“一个人的智库”之称;他的法律学术和实践重塑了美国的法学和法律。 “他是著述最丰的联邦法官,前无古人。任职上诉法院、仍属最高产的法学家之列,同样前无古人。如果以引证率测度影响力,那么当仁不让,波斯纳是在世的最有影响的法学家。”(劳伦斯·莱西格语)

内容简介:

文学、学术、音乐、艺术和电影创作中的剽窃是一个魅惑着西方文化景观的争端问题,在本书中,美国最富影响力和争议的法律学者之一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对剽窃问题做出了简明、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考察。畅销小说作家J.K.罗琳和丹·布朗、知名历史学家多丽丝·凯尔斯·古德温和斯蒂芬·安布罗斯、哈佛法学教授劳伦斯·揣伯、查尔斯·奥格里崔、初出茅庐的小说家卡薇娅·维斯瓦纳坦:这些人都曾被指控过剽窃——对于智识财产的盗窃 ——由此激发出的种种专家意见在媒体上广泛传播。但是,到底什么是剽窃?这个内涵出名地含混的语词的含义,作为跨越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变迁的后果,是如何发生演变的?剽窃行为到底是愈演愈烈了,还是仅仅由于技术进步而变得更容易发现了?现如今的表达性作品市场如何影响了我们自己对剽窃的理解?真的存在“隐藏的记忆”吗——一种对他人作品的无意识的、非故意的盗用?剽窃者的神秘动机和古怪借口是什么?剽窃这种“罪过”触发了哪些形式的惩罚和赦免?某些特定类型的剽窃可能有什么益处?本书对这些纠缠的问题多有讨论。 《论剽窃》激人思辨、富于洞见,论说异常清晰、直率,是一本短小精悍的分析性杰作,是“美国最伟大的二十位法律思想家之一”(《法律事务》)、一位以智识探险和勇于破除偶像著称的杰出法官的作品。 http://www.ideobook.com/669/posner-little-book-of-plagiarism/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4-29 19:28:52
书香阁老发表
《论剽窃》可谓一本精辟透彻的论述之作,作者波斯纳法官以其卓越的法律学识,对剽窃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书中所举的众多案例,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剽窃的界定、演变和惩罚。作为一本讨论知识产权的著作,其思想深刻而又不失可读性,是值得我们反复研读的佳作。
2024-04-29 19:28:52
清风徐来发表
《论剽窃》是一本小巧精悍却发人深省的作品。作者用轻松犀利的文风,将剽窃这一晦涩难懂的概念娓娓道来。他从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多维度探讨了剽窃的本质,直击我们对知识产权的理解盲区。这本书让我对剽窃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对当下激烈的知识产权争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2024-04-29 19:28:52
翰墨飘香发表
理查德·波斯纳的《论剽窃》,是一本法学界和文学界交相辉映的杰作。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和翔实的案例,将剽窃这一法律纠纷与文学创作的伦理问题融为一体。书中对“隐藏的记忆”的探讨令人印象深刻,为我们理解剽窃的无意识动机提供了新的思路。波斯纳法官的文笔犀利而优雅,使《论剽窃》成为一本既深刻又可读性极高的作品。
2024-04-29 19:28:52
墨海无边发表
《论剽窃》是一本颠覆传统的著作,它挑战了我们对剽窃的既有认知。作者波斯纳法官不拘泥于教条,而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律等多个学科入手,为剽窃行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解释。他提出“剽窃的利益”这一概念,让我们重新思考知识产权保护的界限。对于所有关注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发之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