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插图典藏本)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企、程芸、芸等,江苏常州人。早年入阳湖县学,1905年在常州溪山两级小学堂任教,1907年到苏州东吴大学任教,讲授国文、历史课程,同年任常州府中学堂教员。1910年任教于南通国文专修馆,教授公文奏议写作课程。1912年任教于上海甲种商业学校,讲授应用写作、商业经济、商业地理等课程。1915年任中华书局编辑,1919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1920年任教于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国文、文字学、历史等课程。1925年任教于沪江大学。1926年至1942年,任教于光华大学国文系,后任历史系主任、教授。其间,主张“应用新方法整理旧籍”,详列通史、文化史、断代史、国别史、专史、史学理论与方法、史籍研究七类课程。吕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文字学等方面均有大量著述,其治学范围之广、规模之大、著述之丰富,在近现代史学家中是罕见的。 作为二十世纪新史学家的吕思勉,其新史学成就,既得益于他对新观念与新方法的积极领受,也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吕思勉受家学的熏陶,早年即入史学门径。常州今文经学关系至深,兼采今古,旁通左右,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在史学界享有盛誉。
内容简介:
吕思勉《中国通史》是民国以来最权威、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国史教材。根据大学文科生的需要而编写,采用新体例,经历年增损而成。本书分上、下两册,以文化史为纬,以政治史为经,脉络分明,议论风发,堪称吕思勉通俗写史的代表之作,深入浅出,是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入门读本。此次推出插图典藏本,在坊间纷繁的版本比对基础上精校审定,尽量原貌保留,称得上是目前最最完整的、最原汁原味的简体本。同时,精选彩图百余幅,图文并茂,带领读者开启一场身临其境、酣畅淋漓的中国文化之旅。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婚姻...... 7 第二章 族制...... 25 第三章 政体...... 37 第四章 阶级...... 49 第五章 财产...... 63 第六章 官制...... 79 第七章 选举...... 91 第八章 赋税...... 106 第九章 兵制...... 120 第十章 刑法...... 137 第十一章 实业...... 151 第十二章 货币...... 166 第十三章 衣食...... 178 第十四章 住行...... 193 第十五章 教育...... 206 第十六章 语文...... 217 第十七章 学术...... 230 第十八章 宗教...... 255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266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271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273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280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285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290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294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298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301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306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311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314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318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323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326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330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334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338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344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347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350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354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359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364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368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373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379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383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387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391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397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401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406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411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416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421
评论